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面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滕姓的由来与先祖情况:距今约4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出现部落联盟。为了扩张势力,争夺已开发的地区,不同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惊心动魄的战争。黄帝和炎帝,曾经联合打败以蚩尤为首的部落(在河北涿鹿)。后来,炎帝与黄帝为了争夺中原地区,在“阪泉之野”(今河北怀来)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归服黄帝。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汉族的前身)。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湖北随州人。黄帝河南新郑人,死后葬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一华里的桥山之巅。1961年,国家將将此古墓葬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前建有一亭,亭中央立有“黄帝陵”一碑。名人志士追思先祖感恩先祖,常去祭拜)。
黄帝打败炎帝后,率族东去,封其第十子(白)于滕(今滕州)。因封于滕地,即为滕氏,此为滕姓之由来。商朝晚期或战争、或灾荒、或疫情等原因滕姓始灭了。
商朝末年,纣王(帝辛)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1046年陕西渭水流域的周族首领,周武王姬发,派姜太公率军在牧野(河南新乡牧野村)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当时商都在殷,因此商朝也叫殷朝,现在的河南安阳市),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国都镐京,今西安)。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开始分封诸侯:姜太公战功卓著,封在齐地(今山东临淄;有渔盐之利、家近……)。
公元前1044年封其同父异母弟、文王第十四子“叔绣”于滕(今滕州),建立姬姓滕国。叔绣为第一代国君。他就是华夏滕姓的最初始祖,传31世。
29世滕宏滕文公执政时“行仁政”、“施善教”,国家强盛,人民幸福,滕国名声大振。自愿来滕国定居者络绎不绝。滕国被颂为善国,文公被称为贤君。公元前286年竟被宋国所灭(当时宋国都彭城,今徐州)。滕国灭亡后,王室后裔纷纷外逃。为了不忘国耻,永怀故土,遂以国为姓,改姓为滕。从此四处迁徙,散居各地。
宋末元初的1273年,鲁瞻祖由河北枣强携眷,伙同部分族人迁徙来到今邹平滕家这块地方。一看有山有水,山青水秀。山北荒野一片,一望无际,水丰地肥,大有开发价值。决定不再迁徙奔波去往他处。在此就地安家,长期居住。从此就在这里生活,打拼,开荒种地,男耕女织,繁衍生息。生活虽有点艰苦,倒也平安。
鲁瞻祖意高志远,昼夜不息,勤学苦读,后来考中进士。至元19年,(公元1282年)时任监察御史,成了高官。滕鲁瞻就是邹平滕家庄滕姓之始祖,深受滕姓后人的尊崇。始祖来此距今约746年,传31世。其后人今已形成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大家族。但纵观我族历史,显贵杰出之人罕见,我辈亦是碌碌无为之草民。对国家对人民没有做出大的贡献,有愧于先人之教。望后人好好学习先祖勤学苦读的精神,立志成才,奋发有为,将来成国家之栋梁,以荣宗耀祖,不负先人所望。
山东省邹平市滕家村:滕修身
2019年8月
滕姓氏的来历.....
滕姓起源很早,黄帝有二十五子,为四母所生,黄帝把他们分成十二个胞族,赐给他们十二个姓。滕姓就是其中之一。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还有一支滕姓起源于周朝王族之姓,姬姓。
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周文王第十四子,也就是自己的弟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州),有天下滕姓出滕州一说,后来,滕国被越国攻灭,但是,不久复国。后来,又被宋国攻灭,于是子孙后代就以国名“滕”为姓,作为纪念。滕姓后来在开封府发展成望族,世称开封望。
滕拼音:téng
释义:
1、水向上腾涌;引申张口放言。
2、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滕县一带。
3、姓。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滕六[téng liù]
传说中雪神名。
2、滕口[téng kǒu]
张口说话。
3、灌滕[guàn téng]
汉灌婴与夏侯婴(滕公)的并称。
4、竹滕[zhú téng]
一种拔契,有四棱的茎,具星状糠秕形的基部。
5、恩滕湾[ēn téng wān]
南极洲的海湾。
滕姓的来源和历史分别是?
滕姓的来源和历史:
根据《广韵》上的记载,滕姓是滕侯的后代,滕侯的子孙后代以国为氏,称为滕氏。古代的滕国就在今天的山东省的滕州市,这里是汉族滕姓的最早发源地。故滕氏后人奉错叔绣为滕姓的得姓始祖。
滕文公。滕氏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后裔、战国中期滕国国君滕文公之后。滕文公执政时,“以区区五十里”的小国,在“八百诸侯并立、战国七雄争霸”的情况下,不但没有被大国吞并,反而“疆为善国,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被誉为“善国”。故滕氏后人奉滕文公为滕姓的得姓始祖。
郡望
清河郡: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
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