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贷比计算公式(存贷比监管指标是多少)


什么是“存贷比”

存贷比即存比率,是指将银行的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进行对比。

从银行盈利的角度讲,存贷比越高越好,因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谓的资金成本,如果一家银行的存款很多,贷款很少,就意味着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银行的盈利能力就较差。因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它就会想法提高存贷比例。

从银行抵抗风险的角度讲,存贷比例不宜过高,因为银行还要应付广大客户日常现金支取和日常结算,再就需要银行留有一定的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就是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如存贷比过高,这部分资金就会不足,会导致银行的支付危机,如支付危机扩散,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对地区或国家经济的危害极大。如银行因支付危机而倒闭,也会损害存款人的利益。

“存贷比”的计算公式

存贷款比率等于各项贷款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的比率。

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

各项贷款余额包括——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应收押汇和贴现;

总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应解汇款、保证金、长期存款和长期储蓄存款。

银行如何降低“存贷比”

使存贷比迅速降低大致有两种做法:

1.减少贷款增量

2.增加存款增量

贷款收入是银行的命根子,减少放贷,不太现实,那么银行能够做而且也愿意做的就只有全力吸收存款了。而且,鼓励吸储本来就是银行的惯例。

中国的存贷款利率是以人民银行划定的基准利率为基础的,各商业银行间的净息差NIM,基本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商业银行的利润与可贷资金的数量高度正相关。

而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越大,其可贷资金的额度就越高,这样其净利息收入就越多,因此各商业银行将吸储作为一项任务层层下达。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网点众多,其吸收存款的能力比较强,因此其存贷比相对较低。

商业银行收紧信贷规模,企业对现金管理的需求就更加迫切,尤其是集团企业。他们是银行现金管理业务最重要的客户群。尽管他们的绝对数量比较少,但业务额却是银行业务额中的“大头”。银行为这些企业提供的现金管理服务,主要包括收付款管理、流动性管理等,企业获得和保持了最佳现金流,反过来说,这些企业多为大型集团企业,他们也为银行提供了大量存款,这些企业通过银行提供的现金管理服务,将旗下众多分子公司账户以及巨额的存款部分或者全部转至该银行,对银行的存款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存贷比”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在当今的金融市场下,“存贷比的存在,已经成了利率市场化的阻碍。”

2015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借鉴国际经验,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这宣告“存贷比”作为银行信贷投放额度监管工具的20年历史即将终结。

为什么要取消存贷比?

1995年颁行的《商业银行法》规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从1998年,开始面向商业银行实施。直到2004年之后,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才真正下降到75%以下。

存贷比“红线”针对当时银行资产负债表是一个较科学合理的指标。在宏观上抑制信贷过度投放,可以起到降低单一银行的流动风险的作用。

然而,如今存贷比已不能准确地反映银行业真实的流动性状况。因为银行的业务已不再是单纯的存款和贷款,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更多元化,存贷比对银行发展甚至形成了约束。

存贷比监管隐藏着一个原则,即在商业银行的各类资金来源中,只有存款才能放贷。商业银行资本金、同业拆借、发债等来源的资金再多,也不能拿来放贷。

事实上,目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表现形式有很多,例如,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同业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买入反售金融资产、固定资产、股权投资、无形资产等款项;而在负债端表现也较为多样:吸收存款、央行、同业借款、拆入资金、衍生金融负债、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等款项。

有这么多的选择,却只能选择存款,有的商业银行就会虚增存款,货币政策的传导也会受阻。

在这种背景下,存贷比作为流动性监管指标的意义大幅减弱,并逐渐异化成了对银行信贷规模的约束,因此适当的改革与调整已势在必行。

本文地址:[https://chuanchengzhongyi.com/kepu/c44bb12ee28c1881.html]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旅游(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全景图)
上一篇 2024-05-04
宸汐缘景休是好人吗(宸汐缘国师景休结局)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