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里的大boss起名(超格力、胜海尔,藏功名、忍骂辱,他是中国实业界神秘、成功的大boss)


超格力、胜海尔,藏功名、忍骂辱,他是中国实业界最神秘、最成功的大boss,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创业家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说里的大boss起名1

来源:华商韬略

作者 :陈光

2014年2月28日,何享健捐了4亿,那是他最后一次公开亮相。

做企业48年,他甚少抛头露面,外界对他知之甚少,内部的他同样神秘。 一名在美的工作8年的外籍员工,离职时的唯一愿望是“想近距离看一眼BOSS”。

只有每年的财富榜单发布时,何享健的名字才会频繁出现。2016年福布斯富豪榜上,他以90亿美元的身家位列大陆第六,前面5位分别是王健林、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和雷军。

相较这几位,何享健的知名度弱了几分,但他的企业却不逊于任何对手。 2016财年,美的实现营收1598亿,增长15%;实现净利润159亿,增长16%,依旧稳占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的头衔。

截止目前,美的市值达2754亿人民币,其市值、营收、净资产、净利润指标均列行业第一。 领跑国内的同时,美的在海外一手并购,一手自建,将买卖做到了五大洲。

在中国实业界,坐拥如此市值但如此低调的民企掌门人,何享健可谓独一号。

白电产业向来是厮杀不止、口水不断的磨坊,根据枪打出头鸟的定律,美的这些年来没少中枪。

每隔一阵子,就有竞争对手将枪口直指美的、董明珠更是隔三岔五对其进行公开指责,但何享健一次都没有回应过。

比改革开放早10年

佛山市顺德区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上千家企业,这里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化石”。

改革开放初期有个说法:全国看广东,广东看顺德。 巅峰期时,顺德占据了全国近1/5的家电产量,第一批评选的全国十大乡镇企业中,顺德有5家上榜。

上世纪90年代初,科龙电器找不到合适的新厂址,当地政府二话不说炸了两座山头提供场地。这件事引发轰动,“可怕的顺德人”不胫而走。

那之后,随着全国“经济大解放”、江浙民企崛起,顺德不再可怕,但顺德经济的扛旗人何享健,却依旧“可怕”。

何享健从不是顺德最具话题和故事性的企业家。 他没有潘宁的悲情( 科龙 ),没有杨国强早年的贫苦( 碧桂园 ),没有梁庆德的大起大落( 格兰仕 ),他几乎是在顺风顺水间,将一间农村作坊做成了行业老大。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耸人听闻的事件,何享健的可怕,即便是有心者,也往往在数年后方能后知后觉。

1942年出生的何享健小学毕业,务过农、进过工厂,后来成了北滘镇的街道干部。

计划经济时代,街道办负责解决群众就业。北滘镇上没什么企业,就业始终是一个大难题,何享健想帮乡亲们找份一天6毛钱的工作都非常困难。久而久之,他萌生了“生产自救”的念头。

1968年5月, 何享健联合23个居民,筹集5000元创办了生产塑料瓶盖的“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 何享健担任组长,他的太太也是组员之一。

这样的生产组在当时属于灰色地带——归属集体经济但又游离于计划体制之外,随时都有被迫关门的风险。身为干部的何享健完全知道这一点,但他也清楚江浙一带已经涌现了一批“生产自救”形式的生产组——各种小五金厂、服装厂等等。

国家对此既没有鼓励也没有限制,何享健便想着能带领大伙吃一天饱饭就做一天。这样的心思下,他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按如今的标准来评判,北滘生产组连作坊都算不上。其工厂是用竹木和沥青纸搭起来的20多平米场地,所用的机械也极为简陋。

为了推销瓶盖,何享健常年坐火车奔往全国各地。因为没有钱住旅馆,澡堂和车站成了他的落脚点,随身的红糖水就是早餐。他不避寒暑、受尽艰难,换来的也只是组员们的勉强生存。

不过,走南闯北期间,何享健培养出了敏锐的市场嗅觉。他在外面了解需求,回来后便和组员们商量能不能生产相关产品。头几年里,生产组尝试过各式各样的小玩意:皮球、玻璃瓶(管)、塑料盖……好歹算是积累了手艺和生产经验。

1973年,何享健的团队迎来转机。是年,国家引进一批民生项目,很多配套产品的采购订单分发到了全国各地的生产组。何享健抓住这个机会,在塑料、玻璃的工艺基础上,升级为五金制品,一举拿下了大把订单。

2年后,生产组更名为顺德县北滘公社塑料金属制品厂,企业自有资金超过10万元,工人60余名,厂房面积增至200多平方米。

“富起来”的何享健动起了心思,他花大价钱在外面请回来一位技术人员,专门指导产品的工艺更新,这件事在组内引发了较大争议。

不过,技术专员很快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后,工厂开始生产挂车刹车阀、橡胶配件等产品,名称也更改为北滘公社汽车汽车配件厂。

1977年,配件厂实现年产值24.4万元,利润达2.6万,在当时,这几乎是一组天文数字。

风扇龙头

何享健是街道干部,是厂长,也是“信息员”,很长时间内,配件厂都延续了同样的经营模式: 何享健在外面跑业务、了解需求,回来制定生产策略,工厂的生产对象因此一变再变。

1980年,北滘公社配件厂的主要业务变更为为某国有电厂配套生产风扇配件,这次转变,给何享健的进一步做大提供了契机。

风扇和汽车不一样,配件厂没有能力生产汽车,但是研制风扇问题不大。代工的同时,他们开始试制自有产品,并成功生产出公司第一台40厘米金属台扇,取名“明珠牌”风扇。

这台风扇至今保留在美的总部,它是何享健手中第一款完整产品。手握产品,何享健随即产生了自创品牌的念头。

1981年3月,配件厂通过招标的方式,征集了美的、明珠、彩虹、雪莲等数个商标进行筛选,何享健最终拍板定下了“美的”。

当时的他也没有料到,这个品牌能在他手上走向世界各地。

品牌定名后,何享健通过自建研发部门、聘用兼职工程师等措施,开发自主技术和产品。因为电风扇需求巨大,美的成立的第一年,营收便突破300万,净利润超过40万。

2年后,在风扇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关口,美的研制出了全塑风扇系列,一举奠定了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

在市场经济前景仍不明朗、一众大佬蹉跎岁月时,刚刚40岁的何享健,已经成了行业的一方霸主。

宁可走慢一步,不能走错半步

1984年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元年,无数年轻人争相下海,联想、四通、TCL均在是年成立。这年6月,为了谋求新的发展,何享健在风扇厂的基础上正式成立顺德县美的家用电器公司。

更名的背后,是何享健更大的野心。

市场经济的大门打开,家电,尤其是白电领域涌现了一批脱颖而出的本土企业。

一方面,白电的核心技术更新换代的频率不高,引进一条生产线可以维持很长时间的生产需求;另一方面,当时国内的各种家电产品需求量巨大,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顺德的容声冰箱、格兰仕微波炉,均在此期间创下了赫赫威名。

作为顺德乡企的“老大哥”,何享健的发展却慢了一步。 1984年,他告诉手下:不与国内同行争市场,走出国门闯天下。 遵循这一理念,何享健将业务拓展的目标对准了国外流行的家用电器。

1985年4月,美的成立空调设备厂,何享健首次踏出国门,远赴日本考察空调情况,随即将日本技术引入美的。

美的成了国内最先开展空调业务的企业之一,但是其发展并不顺利 ——空调在世界范围内刚刚流行,风扇仍是国内家庭的标配,很多人尚在手摇蒲扇度过炎炎夏日。

何享健的本意是通过空调打开国际市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美的迟迟没能拿下自营进出口权。其空调业务因此不见起色,月产量长期徘徊在200台左右,公司运营入不敷出。 1986年,美的甚至不得不向员工们筹资来度过难关。

这样的情况直到1988年才得到根本性改善。是年,美的终于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得以进入海外市场,与国际品牌交锋。因为出口业务量暴增,美的在当年实现产值1.2亿元,成为顺德十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之一,其中出口创汇达810万美元。

经此一役,何享健行事愈发谨慎。 他有一句名言:宁可走慢一步,不能走错半步。 体现在事业上就是:美的的发展虽然缺乏石破天惊、一马当先,当无论是旧版图还是拓展新事业,他们始终步步为营,一路稳健。

十年改革

曾有媒体总结称相较其他同行,何享健的事业几乎没有遇到过大的挑战和风险,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何享健经历过的挑战只多不少, 产权问题、家电行业的增长难题、企业做大后的种种弊端、资本的挑战、家族式管理的风险…… 只不过所有问题,都被他静悄悄地化解了。

何享健没有总结过自己的管理与经营心得,但其关键节点上的每一步棋,都值得外界揣摩与借鉴。

首先放在他和美的面前的,是产权的问题。 当时顺德的家电厂大都是乡镇企业,归属集体所有,这一“身份模糊”在日后导致了很多纠纷和悲剧。

1990年,国家重点整顿民营企业,“改革是姓社还是姓资”在全国引发热议,很多明星企业家因为不堪舆论重压,先后将企业的主导权交还给了政府。

两年后,邓小平南巡期间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胆子要更大一点,步子要更快一点”。

伴随着总设计师的指示,顺德开始率先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尝试,何享健闻讯后立马毛遂自荐,充当试验田。

就规模而言,当时的美的是顺德5大乡镇企业中最小的一家,并不是改革试验的首选目标。何享健对于股份制也不甚了解,但他认为,企业上了规模后,一定要依靠制度、规范去发展。乡镇企业的属性,在鱼龙混杂、责任不明方面已经展现了很多弊端,引入股份制,将是美的一次自我提升的良机。

其他企业因为嫌麻烦而观望、推脱之际,何享健一门心思到处申请,最终帮助美的成为首批试点企业。

这次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改制早,美的成了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成功募得12亿资金。

上市初期,美的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96年,美的空调的销售排名在业内下滑到了第七位,业绩也从25亿退步到了20亿。 有传言称,顺德政府为了组建家电航母,有意让科龙兼并美的。

那时的何享健几乎焦头烂额。公司上下一万多人,所有部门的情况都向他一人汇报。

他有看不完的文件、签不完的字,每天只睡4小时,都不能及时处理所有事情。 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要等待指示,放不开手脚、也承担不起责任。

何享健希望就此作出改革,但却有心无力,因为“上面”还有领导。

他曾希望通过待遇来激发团队的工作热情,但是将方案报上去,镇领导一看说:你一个保安队长的工资,比我们公安分局的局长工资还高,这怎么行?

在“被兼并”的传言中,何享健终于决定顶住压力,下定决心改革管理体制。他从日本松下那里学习、改良了一套新方案,即事业部制。1997年,他将企业按照空调、电机、厨具等核心产品,划分为5个相对独立的事业部门,由部门经理具体负责日常经营,而他只管经理。

总部对事业部的考核只有绩效,不达标的事业部,其管理团队要集体辞职。 何享健的放权非常彻底,有部门经理请示千万级别的投资意见时,他都只说了一句:你自己拿主意。

改革的发展立竿见影。1998年,美的年营收蹿升一倍至50亿元,1999年又升至80亿元。

但改革的过程非常痛苦,它不仅改变了“上级”对于美的的渗透于掌控,也打破了企业内部原有权力和利益格局, 当时高层里有90%的人反对改革,何享健几次会议后忍不住拍桌子:反对全部无效。

新管理机制对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那时起,美的开始每年进行校园招聘,并且不断提升博士、硕士的占比,提高人才引入的层次。

新人才来了,得给他们让位置。 一次创业元老座谈会上,何享健指着一台电脑对大家说:“谁能使用这台电脑,我立即提他一级,否则……” 借着反复的“杯酒释兵权”,无法适应新环境的创业元老们陆续被劝退,其中包括何享健的夫人。

让了位置,还得让利益,伴随着内部大批职业经理人的崛起,为了给他们老板级的待遇,何享健积极推动实施管理层回购(MBO)计划。

2001年初,经过反复“协商”,美的管理层收购了代表政府的第一大股东——顺德市北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股权,管理层成了美的真正的主人。

10年间持续的股权与管理改革,成了美的如今强势地位的牢固根基。

海外并购?没到时候

解决了“内部矛盾”,美的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2000年,集团营收突破百亿大关,发展了商用空调、微波炉、饮水机、IH电饭煲、洗碗机等一系列新产品;国际化方面,美的先后设立了美国、日本、欧洲、韩国、俄罗斯等分公司,在海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不过彼时的美的,依旧入不了媒体和舆论的“法眼”,因为同行的新闻比他们大得多。

新世纪初是民营资本家的好时代,唐万新、顾雏军、张海等均被视为财富英雄、实业的新主人。 这轮热潮中,一众家电企业纷纷将资本市场视为企业做大的出路。这批企业手头资金充裕,加之行业竞争激烈,急于开拓新业务。

2004年,李东生和TCL打开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并购的大门,他们一举兼并了汤姆逊和阿尔卡特,成为全球彩电大王。

同时期的美的规划了30亿元的投资本金,下属和投行建议何享健抓住机遇,展开海外并购,一些遭遇困境的国际企业,如美国第三大家电企业美泰克,甚至跑到中国毛遂自荐。

但是这些报告全部被否决。习惯走慢一步的何享健并没有被眼前的形式冲昏头脑,反复思量后,他认为现在还没到中国企业大规模海外并购的时机。

“我们有什么能力去管控别人?看看美国、欧洲的企业到中国来收购,90%都是失败的,我们去收购美国、欧洲的大企业,就如同一个第三世界小国的民营企业来中国收购一个大型国企,他们服气吗?”

叫停海外收购,何享健开始在国内下手。 几年的时间里,美的连续兼并了荣事达、华凌、小天鹅等一众家电企业,在他的手上,这些品牌相继获得新生。

因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接连受挫,而美的的国内并购生龙活虎,舆论第一次注意到了何享健。 媒体的采访邀请纷至沓来,但何享健甚少接受,“普通话不好”成了他沿用至今的婉拒缘由。

“外人”接手

屈指可数的访谈中,何享健没有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而是反复谈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现存的弊病。

他称为了谋划美的的可持续发展架构、打造百年老店,他曾长期研究世界500强企业,从中总结了一条规律: 很多企业的没落和家族式管理、传承脱不开关系。

家族式企业有利有弊,何享健认为其对于美的而言弊远大于利,他很早就放言美的一定不会成为家族式企业。

为了兑现这一承诺,2012年8月25日,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又在不久后退出集团董事会。

如今美的的决策层里,没有“何家”的任何亲属。严格意义上而言,何享健如今只是美的的一名大股东。

现任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是何享健“人才制度”里脱颖而出的顶尖帅才之一。他早先只是集团内刊的一名编辑,因为参与主创了巩俐担纲的“千金一笑”广告——“美的生活,美的享受”,而受到何享健的注意。

随后,方洪波在何享健的考察中一路高升,从广告科长到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再到美的电器总裁,直至今天的美的集团董事长。 受益于股权激励计划,年仅50岁的方洪波,身家已达45亿元。

何享健对以方洪波为首的新一代美的人非常信任,在方洪波的带领下,美的也进入新“纪元”,在国际征途上迈开了步子。

他们先后在越南、白俄罗斯、埃及、巴西、阿根廷、印度等地设立生产基地,又在今年连续并购了东芝的白电业务、5000多项专利技术,以及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 Kuka )。

于内,这家龙头企业也开始由销售导向全面转为以科技研发为核心驱动。过去5年内, 美的投入研发的资金超过200亿人民币, 在全球设立了17个研究中心,研发团队的规模达到万人之巨。整个2016年度,美的集团申请专利13546件,发明专利5562件。

方洪波给美的的目标与定位,已经不是一家家电企业,而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集团。

“美的(上世纪)60年代用北滘人,70年代用顺德人,80年代用广东人,90年代用中国人,21世纪用全世界的人才!”何享健如是描绘他的人才与国际扩展观。

2014年, 华商韬略在一次采访中,于曼谷最繁华的主干道上看到了美的的巨幅广告,一道的泰国企业家随即说:美的,人人都知道。 其国际影响力可见一斑。

创下如是版图后,何享健隐退,也断绝了外界进一步了解他的机会。

2014年2月,他发起成立何享健慈善基金会,宣布捐赠4亿元作为首批项目运作基金,将慈善作为人生下半场的目标。

专注慈善事业的何享健,完全退出了集团的管理,虽然没事就会去美的总部转一转,但他从来不干预集团的行政管理。

他正享受50年创业生涯中从未有过的闲暇与惬意:每天打打高尔夫,偶尔和夫人去世界各地看一看,甚至有空琢磨如何像年轻人一样玩微信。

本文来自新财富杂志,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

小说里的大boss起名2

行走江湖,怎么能不给自己找个好名号?在剑网三这款武侠MMORPG中,多少玩家在起名阶段犯了难,精挑细选后才找到自己心仪的ID,进了游戏后才发现不少NPC的名字更具有美感与深意。

然而在这群NPC中,却有一些名字的风格完全不同,有的还玩起了谐音梗,看到这些名字的玩家时不时会笑出声来。

在最新的资料片“白帝风云”中,不少NPC都有了新的戏份,像之前没有什么声音的水婳,现在也以新秀的身份出演了不少剧情。然而她的台词中有一句:“汤粉儿怎么还不来”,让不少玩家觉得莫名其妙。

直到在新副本“白帝江关”中见到了老一才明白,这罗芬和胡汤,不正是螺蛳粉和胡辣汤吗?制作组里有吃货呀!

家园系统开放后,剑网三中多了个“保卫家园”的周常任务,当时玩家们关注的重点还在打这个任务BOSS会不会掉家具,掉出来的家具怎么样,没多少人注意到他的名字叫戴厄仁!把“带恶人”这个称号放在名字里也是够狂的,就算刷不出家具,就冲这个名字,不打你打谁?

龙门荒漠的客栈里,小吃老板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甄有味”。厨子能有这个名,想必做出来的饭菜是别有一番滋味。店里的传菜丫鬟“翠花”也容易让人想起老剧东北一家人,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多少知道“翠花,上酸菜”的。

店老板“金香玉”更是撩动了我这样的武林外传老粉的DNA,她的对头,武林外传女主佟湘玉则出现在了无量山,看来同福客栈的生意哪都有。

同样玩起谐音梗的NPC还有不少,像新手村就能遇见的武学训练师,他们分别叫“枚成功”、“枚成才”、“枚成器”。

很多玩家匆匆度过新手期不记得这三个NPC的名字,要是注意到了,恐怕要吐槽“干啥都不行还教人武功?”,不过想想也挺有道理的,真正的高手谁会留在新手村啊。至少也得去无量山教别人语文数学,就像“宇文述学”一样。

“我有一头小毛驴,从来也不骑”,好了,DNA先停下来,这头“从来不骑”的毛驴,在剑三中还真的有,不骑就不骑呗,不至于挂在头上吧。藏剑还有一头复仇的小毛驴,记得成都巫蛊丘好像也有头驴,这游戏里驴可真不少。

这还不算完,记得童年时期的经典定格动画阿凡提吗?阿凡提、巴依老爷,还有毛驴“大人”在剑网三里也同框出镜,看到这几个NPC的时候,挺想让这些童年明星再演几集。

说到明星,剑三NPC里还真就有不少明星。在成都可以找到三头小猪,名字分别叫“阿诺”、“施瓦”、“辛格”,不知道三猪合体之后能不能变成终结者树个大拇指。

无量山的还有个王家卫,那一句“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在见到他时真是应景。还有浩气盟的成关西、少林寺的山下智久、寇岛的入江直树等等,不少NPC等着我们去要签名。

名人里面可不光有影视明星,其他方面的名人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像游戏里的一位信使,名字竟然是马云!据说不少玩家特喜欢来这位信使这里取邮件,毕竟是大佬亲自送的快递,就是放心。而落日牧场里还有一位养猪NPC,叫“三石叔”,不知道他养的猪保黑吗。

剑网三里NPC多如牛毛,肯定还有不少有趣的NPC笔者没有发掘到。大家在游戏里还见过哪些沙雕搞笑的NPC名字,欢迎发到评论区里来。

小说里的大boss起名3

1902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在亲戚的帮助下逃亡到美国的10岁孤儿维托·可里昂,一边帮养父阿班丹杜整理小杂货店的货物,一边偷眼窥望街道上喧闹的游行人群。

这一天,在波兰的一个犹太人农民家庭,一个后来取名叫海门·罗斯的婴儿呱呱坠地。他的出生,为这个贫困的家庭添上了几分喜庆和欢乐的味道。

没有任何神的御旨会昭示这两个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相隔十万八千里的人,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在命运的某一时刻紧密相连,共同创造出美国地下犯罪集团——黑手党的空前繁荣和伟大。

关于电影《教父》的二十五句呓语(上)

关于电影《教父》的二十五句呓语(下)




和维托·可里昂悲惨的童年一样,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中,海门·罗斯也成为了一个没有父亲的孤儿。失去了顶梁柱,使得这个本就艰难度日的家庭雪上加霜。1911年,9岁的海门·罗斯和弟弟以及母亲——一个坚强的寡妇,跟随庞大的移民潮来到美国,在纽约曼哈顿下东城区落下脚来。

毫无疑问,孤儿寡母们为了生计只能拼命干活,但这仍不足以让他们的生存压力得以减弱。食不果腹的日子里,少年的海门·罗斯没有接受过一天的正统校园教育,便走上街头,依靠一些七零八落的小犯罪和偷窃等赖以生存。而焦头烂额的母亲根本无暇管他。


配图来自《美国往事》


在街头,海门·罗斯结识了比他小四岁,同样是犹太裔移民的小流氓莫格林,也许是生存环境逼迫出来的本能,心狠手辣成了他们的共同特点,而拳头和暴力成了他们的共同语言。两人可以为了一块面包不择手段。他们迅速成为同穿一条裤子的铁子。不同的是,罗斯精于算计,头脑清晰;而莫格林暴躁易怒,敢打敢为。混迹街头的日子里,这两人就像是天作之合一般互补。彼此都像是上天赐予给对方的礼物。

他们在贫穷挣扎和激烈反抗中逐渐长大。经过街头和少管所等地方的锤炼和洗礼,在他们的心里,逐渐树立起一个坚定的目标,那即是:要在美国这片自由女神保护的土地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硬生生地用无所畏惧和拳头打响了自己的名头。当他们组建起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专业从事入室盗窃和向小摊贩收取保护费的小帮派时,海门·罗斯15岁,莫格林11岁。


20世纪20年代,美国禁酒令颁布,逐渐成长起来的纽约新兴黑手党头目维托·可里昂敏锐地意识到他和他的组织可能迎来了此生难遇的一次发展良机,迅速决定将手里的‘劲科’橄榄油进出口公司改造成贩运私酒的组织。


一天,彼得·克莱门扎在曼哈顿下东城区的一家餐馆召见年轻的海门·罗斯和莫格林。

“听说你们都会开车。”克莱门扎一边咀嚼着嫩牛肉一边对二人说道。而那两位犹太裔小流氓心惊胆战,他们当然知道面前这位大胖子的来头——纽约最令人闻风丧胆的意大利新兴黑手党头目。

“我们不但会开车。还会修车。”海门·罗斯简洁地回答。

克莱门扎鼓着厚厚的腮帮:“那你们愿意为劲科公司效力吗?”

就这样,海门·罗斯领着他的小兄弟莫格林加入了可里昂家族贩运私酒的生意,从街头混混进阶到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外围成员。当然,作为非意大利裔人,他们是没有资格入会的,但是凭借着海门·罗斯的狡猾和莫格林那拼命三郎的不要命做派,两人硬是在意大利恶汉们的世界里闯出了自己的名堂。

当时为了争夺私酒生意的地盘,爱尔兰裔黑帮、犹太黑帮、意大利黑帮、甚至包括黑人帮会,这些黑社会组织,彼此打的不可开交。海门·罗斯坐拥教父维托·可里昂的赏识和帮助,又有之前混迹街头打下的基础,不管是在犹太人还是意大利人面前,都混的风生水起。他和各方合作,通过卡车车队,将蜜糖偷运至加拿大,然后从加拿大运回酒精。销往全国各地。


在维托和马加蒂诺的‘十年一次’战争中,海门·罗斯动用犹太黑帮的力量,在暗处给予了维托相当大的帮助,这也是维托得以扳倒当时纽约整个旧的黑手党势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眼看穿事物本质的人,和一辈子都看不清一件事的人,自然是不同的命运。”

在整个禁酒令实施的时间段里,美国有组织犯罪集团大发横财,源源不断的财富像流水一样进入他们的腰包,得益于维托·可里昂那伟大的包容心,在可里昂家族成长为纽约势力最雄厚的黑手党组织的同时,海门·罗斯在犹太裔犯罪集团中的声望也蒸蒸日上。但他们都敏锐地看到了一个现实:禁酒法令不可能永久实施,这份生意将在不久后完蛋。于是,赶在其他家族之前,他们开始布局赌博及其他非法业务,并迅速抢得先机。

这时候,深入在海门·罗斯骨髓里的犹太人经商天赋开始显露出来,他帮助维托设计了一系列的资本经营手段,将犯罪业务和现代企业管理相融合,比如说,精密计算出地下博彩业务的抽佣制度;向政界和警界行贿和渗透——事实证明,这一套颇为有效。虽然当时有很多老派的黑手党徒不认可这些,但在维托的力排众议下,黑手党活动的范围从街头犯罪开始向隐蔽的企业犯罪转移,这使得他们的行动更加隐蔽,而且更能赚钱。


随后,维托暗中帮助和扶持海门·罗斯携带自己的势力赶赴迈阿密建立起一个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犯罪帝国。并在1931年,两人共同策划筹建,组织了一次美国黑手党全国委员会。这次会议的主要参与者是纽约的五大家族,大家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讨论并达成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协议,其中影响最大的一项是同意组建一个隐蔽的暗杀公司,用以谋杀大家共同的敌人,以及内部的叛徒等。但是该公司的所有决策都必须通过委员会的一致通过才能实施。

因为维托·可里昂的影响力,海门·罗斯被邀出席,在大家讨论的间隙。海门·罗斯最忠诚的小弟莫格林看准时机,说道:“从此以后意大利人和犹太人将不再互相对抗。”

这句话,正式宣告了美国式黑手党的成立,‘美国黑手党’一词不再局限于意大利黑帮集团。虽然大部分的组织还是由意大利裔组成,但从此,他们不再排斥非意大利裔的同行们。

并且,他们所组建的谋杀公司的大权,则交给了拼命三郎莫格林。


“我们比美国钢铁公司还要强大!”

在1941年于古巴哈瓦那举行的又一次黑手党委员会会议上,海门·罗斯不无得意地炫耀道。

那个时候,犯罪集团几乎全部垄断了从纽约到迈阿密、从拉斯维加斯到古巴的所有合法的或非法的赌博业务,同时他们还插手古巴大部分的蔗糖和麻醉剂等进出口生意。通过向政界和军界的渗透,以及其他一系列见不得光的运作手段,他们几乎掌握了古巴的经济命脉,把古巴政府变成了一个傀儡政权。

在古巴这个国家,他们可以明目张胆地为所欲为,哈瓦那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天堂一样美好,温暖的阳光、柔软的沙滩、热情的美人……以及源源不断的钞票。


同时随着美国国内内华达州博彩业的合法化,海门·罗斯仍在继续着他的犯罪帝国的扩张。他的好兄弟莫格林,黑手党谋杀公司的头目,四处游说,在各大黑手党家族筹集到600万美元现金,在当时人口还不足两万的拉斯维加斯小镇建造了第一家豪华赌场兼酒店。

只是莫格林并没有海门·罗斯那样惊人的经商天赋,酒店投资远超预算,勉强建成之后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随后便有迈克尔·可里昂赶赴拉斯维加斯,提出收购的要求。

这个要求激怒了莫格林,他的无礼拒绝同样也激怒了迈克尔。在维托·可里昂去世之后的大清洗中,迈克尔一举暗杀几乎所有的对手,其中就包括莫格林,随即引发黑手党内部长时间的冲突和战斗。

精明的海门·罗斯没有直接参与其中,甚至对于逐渐最好兄弟的死也表现的无动于衷。毫无疑问这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他在表面上远远躲开战争,继续在迈阿密和古巴扩张着他自己的地盘和生意。


但是内里,他在幕后通过对弗雷多的渗透,策划了针对迈克尔·可里昂的暗杀。失败以后,又通过巧妙而高明的手段——故意暗杀弗兰克·潘坦居里不成,留下‘迈克尔问候你’的假象——暗中策反了弗兰克·潘坦居里,使得联邦调查局发起针对可里昂家族最严厉的调查和打击。

这一切,都被迈克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1958年,美国黑手党头目们继续在哈瓦那举行会议,意图解决一些纷争,讨论一些合作。

海门·罗斯邀请当时掌控着美国本土大部分地下博彩业的迈克尔·可里昂出席,他们商讨了一些在古巴进行生意合作的可能性。

迈克尔亲眼目睹古巴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随即查实哥哥弗雷多与海门·罗斯手下强尼·欧拉暗中勾结的事实。愤怒不已的迈克尔当即下令杀死海门·罗斯。

大约是海门·罗斯命不该绝,抑或是这次暗杀的计划不够完善和周密,又或者是实在不走运,迈克尔手下经验丰富的杀手失败了。有部分影评认为是弗雷多得知迈克的计划后提前通知了海门·罗斯,我认为那种说法没有根据。倘若海门·罗斯真的知道迈克尔要杀他,单不说在哈瓦那海门·罗斯的势力要远大于迈克尔,再不济病房周围多安插一些保镖,也不至于那位杀手就那么轻易地险些得手。


顺便提一句,很多观众对这位神秘保镖感到非常好奇,有想看到他的故事的可以评论留言,改天我们讲一讲。

随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古巴社会风云巨变。卡斯特罗领导着革命队伍一路高歌猛进,在1959年新年进军哈瓦那,占领总统府,老的古巴政权宣告垮台,总统流亡国外——这是聪明一世的海门·罗斯一生中最为致命的盲点之一,他显然没有迈克尔那样的先见之明,尽管他精于算计,头脑缜密,是经商和管理的天才,但是他没能像迈克尔那样预料到古巴革命之火会燃烧的那样凶猛,最终将他在古巴所有的势力和财富烧成了灰烬。

海门·罗斯被迫回到美国,此刻,他几乎一无所有,与可里昂家族的斗争也已经明面化,但他从来就没有过与可里昂家族正面抗衡的实力——这一点拜老教父维托·可里昂的深谋远虑所赐——就连美国都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处,他只能依靠之前残存的一些关系网东躲西藏,最终逃往以色列,他梦想中的犹太人家园。

假如就这样,这结局还算是不错的,但是迈克尔·可里昂在美国显然并不止他一个敌人。有人通过巧妙的手段和渠道,秘密向以色列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文件和证明,证实了海门·罗斯身为一个黑手党暴徒的真实身份,这样一来,他只能被重新遣送回美国。

在随后的那个阴郁的天气里,被联邦调查局紧紧守卫着的海门·罗斯,刚刚走出机场航站楼,面对众记者,用故作轻松的语气与他们闲谈:“我回来是参加总统大选投票,因为他们不给我一张缺席的选举票。”


迈克尔手下最得力的助手之一,瘸了一只脚的忠心耿耿的罗科,甘当敢死队员,伪装成采访的记者,在众人的哈哈大笑声中,突然拔出手枪,快步上前,对准他的心脏给了一枪。

一代枭雄灰飞烟灭。


历史是真是假?人生是梦是幻?

让我们迷恋的,永远不是冰冷的现实,而是经过无数有趣的口吻传播开来的记忆和往事。

《教父》系列电影始终令我着迷,但不是因为所谓的‘男人的圣经’、或者‘一个男人一生必看的电影’之类的博人眼球的噱头。而是里面纷杂的、多姿多彩的、有趣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我。

在各类文献记载,历史书籍,小说笔记,甚至谣传杜撰中,我得以窥见一个磅礴纷繁的地下社会像野草般旺盛而极具生命力。固然,那是一群冷血而残暴的暴徒,对于平民来说,他们简直是恶魔一样的存在,我自然也不希望在以后的社会中再次出现黑手党这样迫害人民的组织。

但是相较于那些噬血的政客和商界大亨们来说,他们的行为准则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都学过马克思的那句话:资本的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让我感兴趣的,也是不可否认的是,那些不管是残暴无情还是穷凶极恶的暴徒、黑帮分子,他们大都也是有血有肉并未完全丧失人性的人物,甚至在某些方面,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温情脉脉更甚于常人。

就像我始终认为,《教父》始终是一部温情脉脉的黑帮片。

海门·罗斯这个电影人物,据说当然是有现实中的原型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关系呢?我从不探究他的真假,我只想尽量完善地安排好虚拟中的他的人生。

就把这篇影评当成小说来看吧,希望读的有趣。另外,之前已经写过不少有关于《教父》人物的文章了,像弗雷多·可里昂,汤姆·黑根,忒西奥等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主页,以后会继续写一些。


《教父2》中海门·罗斯的扮演者李·斯特拉斯伯格,是美国演员工作室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学生包括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达斯汀·霍夫曼、罗伯特·德尼罗、梅丽尔·斯特里普等众多好莱坞传奇演员。

本文地址:[https://chuanchengzhongyi.com/kepu/b1d77caa5a38f699.html]
美国有什么历史(美国两百多年前的历史是什么)
上一篇 2024-05-06
周易经书(易经原文全文正版)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