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举人可以做什么官(清朝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看了很多网友的讨论,较多的是将现在的学士、硕士、博士(普通高等教育)与清代的生员、举人、进士(科举制度)相对比。其实严格说,这两者之间是无法直接对比的,因为清代科举归根到底是选官制度,而现在的普通高等教育则培养各类人才。如果真要挂钩,清代科举制度倒和现在公务员制度相类似,都是选官制度

现行国家公务员系统行政级别分10层(计有27级),其中乡科级正职为第九级(第16-22级)、乡科级副职为第十级(17-24级)。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硕士考公务员一般给予副科待遇,相当于第十级,博士一般给予正科级待遇,相当于第九级。

而清代官员品级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共有18级,举人入仕基本都可以做到从九品及以上。因此,单从级别来看,现代硕博士和清代举人的起点较类似,都比较低。但实际上,二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别,现行公务员制度和清代官员制度本质上是不同的,清代皇权意志可以决定官员的选拔,而现代公务员制度更为公平、公正。因此,不能简单将学士、硕士、博士与古代生员、举人、秀才相挂钩。


清代(仅以入关之后为例)科举考试一般程序是,生员参加在省城举行的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举人再参加礼部在京城举行的会试,通过者为贡士;贡士之后再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即为进士,进士分三等,一等称赐进士、二等称赐进士出身、三等称赐同进士出身。乡试和会试都会PK掉一部分,而殿试则不会,一般只要参加殿试的贡士都能考中进士,只是名次会不同。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举人的数量是个变量,据刘海峰统计,清代共有112科乡试,按照平均每科乡试录取举人1300计算,清代大约有举人14万以上。这么多的举人,其出路一般有两种,一是继续考取进士,二是直接进入仕途。但进士名额更少,据毛晓阳、金甦统计,清代进士约26849名,所以举人考取进士录取率很低,也因此有很多举人连续多次参加会试,希望能够考取进士。而有些则选择另一种路径:直接入仕。

举人乡试试卷(以上图片均来自百度百科,侵权请删)

清代举人可以直接入仕,但举人可以任职的官职也有有限的,如乾隆三十年(1765),全国知县仅有1285名,但举人仅三年一科的平均数就有1300,所以也就造成了举人大量“壅积”,清廷于是采取各种方式从举人中挑选优秀的人才为官,主要的途径有三种:拣选、截取和大挑。

拣选早在顺治年间就已经开始,但拣选时间一再变化。清初,会试不中即可拣选;顺治中期改为三科会试(也即九年)不中;其后,又因人数过多,再次更改时间,近省五科会试(十五年)方允许拣选,三科会试可以就教职(教谕等职,相当于现在县教育局长),远省仍按会试三科拣选;康熙时期,又改为按照科分、省分次序和乡榜名次三个条件来进行拣选。拣选任职主要是推官(府佐贰官,负责刑名之事,相当于市公安局长,清康熙年间废)、知州(州的地位比较特殊,直隶州相当于府,散州相当于县,所以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或者县长)、知县(相当于现在县长)、通判(地位也比较特殊,辅助知州管理政务,但又对知州有监察权,和现在副市长加纪委书记有些类似)等官。

截取是朝廷划定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部的举人可以赴吏部登记候选。乾隆以后,一般截取三科,也就是大约九年左右一次。其官职大约也是知县等。

大挑是乾隆时期开始的,初以六年一次,后改为四年一次,按照省份确定名额,大省40名、中省30名、小省20名,最开始以10人为一排,10人中挑选5人,一等2人、二等3人,后来每两排20人中挑选12人,一等3人、二等9人。一等分发各省以知县试用,试用合格继续留任,不合格则先降职,此外,一等还可以借补州同(知州副职,相当于副市长或副县长)、州判(情况较为复杂,大概也相当于知州副职)、县丞(清代很少设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经历(设于不同机构,其官阶职能也大不相同)、盐库大使、河工等官二等可任学正(国子监官员)、教谕(教育长官)、训导(教育辅官)等职,且不一定立刻上任,需要等出缺时才能补上。

但实际上,举人还有其他各种出路,如出任幕僚,担任塾师,或者因为难以入仕,直接闲赋在家,甚至经商。

明清官制,汉人出仕的最便捷途径就是科举考试,中的进士,便可以当堂委派官吏,优秀者入翰林院(朝廷宰辅人才储备库),其余的委派中央或者地方官。举人是无法直接获得委派的,一般文人也不屑于从举人做官。这里面有个讲究,在明清时期,阶层身份地位认同感很强的,你如果是举人出身做官,同僚们会看不起你,在应酬上往往孤立你,自然升迁仕途受阻碍。所以,除非考了许多次都没有中进士,最后不得已出仕。

举人要出仕,需要吏部考选,或者地方举荐,但是一般都不是正途,例如进士出身的人最低也要授予知县,这是正途,但是举人一般只能从教谕,县丞,主簿这类佐贰官开始做,而且走入正途的机会是非常少的。

从表面上看,这官相差也无几,但实际上相差大了,例如知县在坐,这些佐贰官是没有座位的,地位相差很大。所以很多举人宁可赋闲在家,也不愿意出来做这些佐贰官。

清朝末年,开始了捐班,拿钱就可以买官,佐贰官也可以拿钱直接买过知县,直至道台。

本文地址:[https://chuanchengzhongyi.com/kepu/99cc5eb4f01f1cb6.html]
公鸡好吃还是母鸡好吃还是阉鸡好吃
上一篇 2024-05-08
合肥十大富人区的小区,合肥贵别墅区排名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