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帽的佩戴 *** 。明朝官帽的样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朝冠和凤冠,朝冠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皇帝专用的,另一种是普通百姓可以佩戴的。朝冠的材质质主要有金、银、玉、珐琅、象牙等,这些材质都是古代贵族才能用的东西,所以价格非常昂贵。那么,清朝官员的官帽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看看就知道了。首先,官帽的形状是圆形的,上面有一个大大的皇冠,帽子的两边还有两个耳朵,看起来非常威严。
一:明朝官帽的佩戴 *** 图解
大部分都是以色分官职的!一般穿红色的就是大官 黑色的 紫红 紫 然后是 绿 蓝!\唐的帽子后面一个短条 腰带略紧 宋朝的帽子最长腰带也紧 明朝的跟唐朝有点像腰带有点松! 清朝外族人 看电视就知道啦!
二:明朝官帽的佩戴 *** 图片
自古以来,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代以“华夏”的称谓。从轩辕黄帝开创制衣冠的先河开始,崇尚礼仪的中国人便高度重视衣冠的穿着规矩,除了挡风御寒、美观耐看的效用之外,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中,为特殊政治文化标记的“冠冕之服”,官帽还体现着个人在社会体制下的社会阶层、政治地位,被赋予强烈的政治属性,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教化功能,历代统治者因此十分注重对冠冕服制的规定。历朝历代官史中的《舆服志》及其他史籍中均有关于冠冕服饰的详尽描述。那么,古代中国最早的官帽起源于何时?历朝历代的官帽规制礼仪又是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本文打算探究自古以来直到清朝时期的古代官帽规制礼仪演变历程。
上古时期:帽子的起源阶段在上古时期,随着先民的主要谋生方式逐步从狩猎为主转向农耕为主的时代,处于生存的需要,帽子应运而生。在《后汉书·舆服志》中有对上古时期衣帽的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 描述了先民把将兽皮缝合成帽形而冒在头上,这大概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帽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逐渐产生了阶层分化,进而产生了超出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的社会审美需求。这种社会审美需求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服饰制度也概莫能外。到了轩辕黄帝时期,黄帝 *** 了最早的华夏衣裳,“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易·系辞下》),皇帝的大臣“胡曹作冕衣”,华夏冠帽也随着产生。特别是上古帝王在祭祀上苍先王时已经开始戴冠冕,“享先王则衮冕”, 《论语·泰伯》有云:大禹"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朱熹注:"黻,蔽膝也,以韦为之;冕,冠也。皆祭服也。这可以算得上是官帽的雏形。
夏商周时期:冠冕制度完备阶段从公元前21世纪,夏启建立夏朝开始,夏商周三代时期国祚将近1800年,这段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形成、发展和成熟的阶段。为了巩固奴隶制王朝的统治,明确社会阶层的定位,从夏朝开始,华夏衣裳和冠冕制度开始成型。到了殷商时期,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成熟,社会等级森严,冠冕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冕、弁、冠、巾(或称帻)为主。《商书·太甲中》记载:“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夏商时期,一般男子流行戴短筒状帽箍,而奴隶主贵族则戴弯曲高冠,上面附有装饰。到了周代,冠冕制度进入了完备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统治基础的稳固,周礼应运而生,对各种礼仪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其影响延绵千年。《周礼·春宫》有云:“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饗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羣小祀则玄冕。”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周代帝王需要依照不同的礼仪场合佩戴不同的冠冕。此外,《郊特牲》曰:祭之日,王被衮以象天,戴冕藻,十有二旒,则天数也。这里说的冕是帝王、诸侯的礼仪用帽,前低后高,前有丝绳垂面,即为旒,周代天子冕上有十二旒,按诸侯等级旒的数目会递减。
冕冠示意图
此外,各国贵族大臣常头戴弁,郑注《士冠礼》中说“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头。”一般情况下,文臣武将在参与朝政时需要身着公服佩戴弁,文官戴爵弁,武将戴皮弁。冠,作为后世十分常见的帽子,此时只限定在士大夫和官僚阶层使用,《周礼》对士子加冠的时间有明确固定,“二十加冠”,其他的庶民和奴隶等身份卑微的人士,没有佩戴冠的资格,只能用束巾包头,据南朝梁陈之间的顾野王所撰《玉篇》载:“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着之于头。”女性用的称之为“巾帼”,男性用的称为“帕头”。
秦汉时期战国中后期,商鞅在西北边陲秦国实施变法,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最终统一天下。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废止了周朝时期的六冕服制度,只保留了元冕用于祭祀。元冕即玄冕,是周朝等级最低的祭祀所戴冕。在剿灭六国之后,秦始皇又将原六国国君所戴的冠如赵国国君的高山冠、楚国国君的法冠,均赐予群臣使用,这就表明秦始皇不打算严格沿用原来的冠冕制度。秦朝还在原来秦国国君所戴的高山冠的基础上,创制了通天冠,通天冠是秦汉时期封建帝王的主要用冠,而高山冠则是君臣皆可戴的冠类。
秦始皇冕服
通天冠
汉朝在冠冕制度方面沿袭了秦制,并加以创新。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一是等级森严,不得逾制。《汉官仪》曰:“天子冠通天,诸侯王冠远游,三公、诸侯冠进贤三梁,卿、大夫、尚书、二千石、博士冠两梁,二千石以下至小吏冠一梁。天子、公、卿、特进、诸侯祀天地明堂,皆冠平冕,天子十二旒,三公、九卿、诸侯七,其缨各如其绶色。”从《汉官仪》的记载来看,汉朝对上至皇帝,下至小吏的冠冕适用范围都做了详尽的规定,比如规定皇帝可以戴通天冠,诸侯王则只能戴远游冠,否则就是逾制,将会受到严惩。
二是用冠“以职分等”。为了更好地识别不同等级职业的官员,汉朝作出了不同用冠规定。其中,文官戴进贤冠,执法官戴法冠,谒者、仆射、使者戴高山冠,侍卫武官如虎责、武骑等则戴武冠或称大冠,卫土戴却敌冠。在这名目繁多的礼冠中,以法冠最为奇特。冠上有角饰,状如铁柱,高五寸,象征“豸獬”之角,传说这种动物生性正直,其角专触行为不正者,执法戴此冠,意为秉公执法,铁面无私。
《三礼图》局部
西汉长冠
进贤冠示意图
此外,原本在普通平民中流行的帻,被加以改进,开始逐渐用于官员的冠帽。如文官在进贤冠下戴介帻,武官帻在武冠下衬有平上帻。
帻
东汉戴介帻进贤冠的文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沿袭秦汉官帽规制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帝王和各级官员的官帽规制,大致延续了秦汉时期的规制。只是更加明确了“以品定等”的用冠规制。按照《晋书·舆服志》的记载,“进贤冠……有五梁、三梁、二梁、一梁。人主元服,始加缁布,则冠五梁进贤。三公及封郡公、县公、郡侯、县侯、乡亭侯,则冠三梁。卿、大夫、八座尚书,关中内侯、二千石及千石以上,则冠两梁。中书郎、秘书丞郎、著作郎、尚书丞郎、太子洗马舍人、六百石以下至于令史、门郎、小吏,并冠一梁”。这是从形制上加以区别。
隋唐时期在隋唐时期,对君臣来讲,冠冕服制大致与前代相同。但是,幞头(即乌纱帽的前身)在隋唐时期极为盛行,贵贱皆可佩戴,也是隋唐官员重要的官帽之一。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幞头
唐代幞头是汉以来盛行的用幅巾裹发演变而来,巾是古代男子首服的一种,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也称“乌纱”,俗称为“乌纱帽”。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宋书·五行志一》中记载:“明帝初,司徒建安王休仁制乌纱帽,反抽帽裙,民间谓之‘司徒状’,京邑翕然相尚。 ”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宋明三朝。乌纱帽在隋代初年曾一度受到朝野上下的青睐,风行一时。当时用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显示官职大小:一品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装饰玉块了。
到了唐代,因为幞头使用多的是黑色薄质罗、纱,称为幞头罗、幞头纱。纱罗材质比之绢更适合作幞头,更为透气,易于散热,受到唐人的喜爱。《旧唐书·舆服志》记载了唐代幞头的造型不断发生变化。《唐会要·舆服上》之“巾子”条记载:“天授二年691年,则天内宴,赐群臣高头巾子,呼为’ 武家诸王样”。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唐中宗曾赐给百官“路样巾”。在开元年间,唐玄宗也曾赐供奉官及诸司长官“罗头巾”及“官样巾子”,又称“官样圆头巾”。
幞头用于固定和装饰的绳子,起初并不长。进入唐朝统治的中期,为了美观性,脑后的两个绳子被故意加长,被称为软幞脚或者垂脚。后来幞脚逐渐变硬加长,又称硬幞脚或翘头幞脚。到了晚唐时期,翘头幞脚进一步演变。根据《云麓漫钞》记载:“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而反折于下,或如团扇,焦叶之状,合把于前。”由此可见,五代十国时期,幞头的样式非常多。这种幞头脚被称为展角幞头,也被后世宋明两朝继承创新。
宋朝时期:直角幞头成为官员制式官帽到了宋朝,幞头被传承发展,继续成为上至皇帝官家下至平民百姓的帽子。这一点可以从上至宋朝皇帝的传世画像下至《清明上河图》的普通百姓穿着可以得到印证。宋代时幞头有六种。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载: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宋史·舆服志》说“五代渐变平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平施两脚,以铁为之”,皇帝和臣下都通用这种平脚幞头。
戴平脚幞头的赵匡胤
除了平脚幞头之外,宋朝大臣朝服所佩戴的冠有三种:进贤冠、貂蝉冠和解豸冠。这三种冠服除佩戴之冠有差异以外,身服及配件均一致,而貂蝉冠和解豸冠均是在进贤冠上加貂蝉笼巾和解豸角形成的,其基础的形制仍是进贤冠。
宋朝貂蝉冠
元朝时期:蒙汉混杂的官帽体系元朝是蒙古族入主天下,其冠服制度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蒙古游牧民族特色。元朝官服有级别。据《元史·百官志》及《元史·舆服志》记载,元朝政府规定承袭前代的规制,如冕服、公服、仪卫服色、器皿、帐幕车舆、鞍辔等等,都有严格的等第,下不僭上。同时规定:“蒙古人不在禁限,及见当怯薛诸色人等亦不在禁限”等。对汉族官员来说,元代公服之冠,皆用幞头,制以漆纱,展其双脚。对于蒙古及色目人来说,其采用质孙官服制,这是元代的蒙制典型的官服。即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钹笠冠)。
钹笠冠
明朝时期:乌纱帽成为官员标志性服饰元末明初,出身“淮右布衣”的朱元璋最终统一天下建立明朝。为了兑现“驱逐靼虏”的政治承诺,朱元璋下令参照唐宋规制“复汉官之威仪”,恢复华夏衣冠。按照明朝制定的君臣衣冠制度,明朝君臣的服饰大致可以分为朝服、公服、常服、吉服和丧服等。与上述服饰相对应的官帽也因时而宜。对于皇帝来说,朝服所佩戴的冠有所变化。在洪武二十四年前,朱元璋身着朝服时戴通天冠,这符合唐宋时期帝王的规制,在洪武二十四年之后,皇帝改穿皮弁服。
大明冕冠
明朝皇帝最常穿的还是常服,与常服搭配正是大家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的翼善冠。宋朝时期帝王戴的唐巾“折上巾”到明朝时期演变为固定样式的翼善冠,明朝皇帝常服所佩戴的翼善冠就是幞头的深度变形。由于当时的明朝是东亚地区公认的宗主国,除了成为明朝皇帝、亲王、郡王等皇室成员的专属冠服外,翼善冠还成为及藩属国朝鲜、安南、琉球等国君主所戴的重要冠冕。
大明翼善冠
从大臣的官帽规制看,根据用途的不同,明代官员的官帽有梁冠和乌纱帽之分。其中,明代梁冠制度规定:一品为冠七梁,革带用玉,绶用云凤四色花锦。二品为冠六梁,革带用犀,绶同一品。三品为冠五梁,革带用金,绶用云鹤花锦。四品为冠四梁,绶同三品。五品为冠三梁,革带用银,绶用盘雕花锦。六品、七品为冠二梁,革带用银,绶用练鹊三色花锦。八品、九品为冠一梁,革带用乌角,绶用鸂鶒二色花锦。
《明史·舆服三》则记载,“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圆领衫、束带为公服。 ”另外,已经取得功名而未授官的状元、进士等,也可以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就成为明代官员特有的标志性服饰。
明朝乌纱帽
清朝时期:摒弃冠冕制度,顶戴斗笠帽成为官帽标配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以吴三桂为前驱,满清军队入关,并最终定鼎中原。在入关之初,由于自身统治基础尚不稳固,清廷一度允许降清的汉臣继续使用明朝官服衣冠,但是,随着统治基础日益稳固,清廷为了抹杀汉族人的民族自尊心,下令“剃发易服”,并对敢于反抗禁令的 *** 大开杀戒。最终,清廷全面摒弃了汉家衣冠,汉家官仪的梁冠和乌纱帽被顶戴花翎所取代。
按照清朝官制,官阶等级分为九品十八级,其官帽形制基本一致,顶戴官帽上的顶珠和翎枝,其质地和种类颜色决定了不同的官阶品级。清代官服中的礼冠,名目繁多,有祭祀庆典的朝冠;常朝礼见的吉服冠;燕居时的常服冠等。每种冠制都分冬夏两种: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
清朝官帽
清朝不同品级官帽上的顶珠
按照清代各级官帽的顶饰来划分,可分为两大类官帽顶饰,第一类朝冠顶饰,为柱式立纽,第二类吉服冠顶饰,为球状圆纽。文、武二至七品官其朝冠与吉服冠的顶珠,依次为镂花珊瑚、蓝宝石、青金石、水晶、砗磲和素金顶。一品官员顶珠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无珠者,即无品级。清代官帽上的翎羽(分为花翎及蓝翎)也是区分官员品阶的重要饰品。其中,花翎是羽毛上有“眼”的孔雀翎,一般赐予五品以上官员,又分为单眼花翎,双眼花翎以及三眼花翎,“眼”越多,表明官级越高,地位越尊崇。蓝翎则赐予六品以下官员,或者一些低级别武将、大内侍卫。(《啸亭续录》:凡领侍卫府官、护军营、前锋营、火器营、銮仪卫满员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皆冠戴蓝翎,以为辨别。王府头等护卫始许冠花翎,余皆冠戴蓝翎云。)
清朝官帽上的花翎
结束语
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延绵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终结,作为区分官员品阶等级的官帽最终失去了用武之地。随着西洋服饰文化的传入,帽子回归了更具生活气息的功能范畴,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兼顾美观和装饰性,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普罗大众都可佩戴的基本生活用品。
参考资料:《商书》、《史记》、《汉书》、《后汉书·舆服志》、《汉官仪》、《晋书》、《唐会要》、《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啸亭续录》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即删。
三:明朝官帽的佩戴 *** 视频
1、明朝官帽是直接戴在头上的。
2、明朝皇帝的常服冠戴是乌纱翼善冠,所谓“常服”,就是皇帝日常上早朝、午朝时所穿戴的服饰,这也是皇帝日常所戴次数较多的帽子。
3、乌纱翼善冠的造型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前屋、后山和折角三部分。乌纱翼善冠与明朝官吏日常所带的官吏乌纱帽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翼善冠的两个折角是向上的,而乌纱帽的折角是水平的。折角向上,就像“善”字的两个点,下面前屋部分像是一个“口”字,所以整体看跟“善”字很接近,所以被称为“翼善冠”。
4、从明朝历代皇帝的画像来看,早期的乌纱翼善冠造型很简单,颇有极简主义风格。通体黑色,没有任何装饰,中后期皇帝的乌纱翼善冠装饰就比较复杂了,增加了像二龙戏珠等精致的造型,材质由纯金和各种宝石、珍珠组成,更加漂亮,也更为奢华。
四:明朝 官帽
明式官帽椅主要以紫檀木、红酸枝木、黄花梨为主。不同的材质给官帽椅不同的感受。现以黄花梨为主要介绍。
黄花梨方材矮靠背素南官帽椅的特点是搭脑两端以挖烟袋锅榫连接后腿,穿过椅盘成为腿足,一木连做。
木纹优美的三弯靠背板上端嵌入搭脑,下方入椅盘后大边。三弯弧形扶手以飘肩榫接入后腿,扶手前端与前腿鹅脖以挖烟袋锅榫连接,穿过椅盘成为腿足,一木连做,扶手下支以三弯弧形上细下大的联帮棍。 扶手、 腿足与联帮棍皆用方材。
椅盘格角攒边,软屉。座面下安带格肩牙头的素面牙子。前腿间下施一脚踏,左右两边及后方安方材管脚枨。脚踏与二侧脚枨下各安以素牙子。 搭脑和扶手都不出头的扶手椅,北京工匠称为南官帽椅。南官帽椅是明朝典型椅具之一。
现例全身光素,用方材构件,空间布局稳妥,比例完美,文气十足。
本文地址:[https://chuanchengzhongyi.com/kepu/984e32436c867e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