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字号和谥号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他的墓地被称为“桃花源”?这些问题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陶渊明的字号和谥号分别是什么?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人,他出生于公元365年,死于公元427年,活了不到四十岁。在古代,人们认为人的一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婴儿时期,这个时候的人是无忧无虑的,没有任何烦恼。第二个阶段是少年时期,这个时候的人是充满活力的,对未来充满希望。
一:陶渊明谥号什么别号什么
“先生”陶渊明:五柳先生
王安石:临川先生
蒲松龄:聊斋先生
曾巩:南丰先生
梅尧臣:宛陵先生
归有光:震川先生
王夫之:船山先生
周敦颐:濂溪先生
白朴:兰谷先生
程颢:明道先生
姚鼐:惜抱先生
“子”王绩:东皋子
卢照邻:幽忧子
(卢照邻诗文集《幽忧子集》)
陆龟蒙:天随子
(姜夔《点绛唇》):“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王诩:鬼谷子
张籍:穷瞎子
(其家境贫困、眼疾严重)
林逋:梅妻鹤子
(虽然这个“子”意义跟上面几个不太一样)
“居士”李白:青莲居士
欧阳修:六一居士
苏轼:东坡居士
白居易:香山居士
秦观:淮海居士
朱淑贞:幽栖居士
辛弃疾:稼轩居士
陈师道:后山居士
范成大:石湖居士
李清照:易安居士
蒲松龄:柳泉居士
唐伯虎:六如居士
“老人”王安石:半山老人
袁枚:随园老人
杜甫:少陵野老
黄庭坚:山谷道人
(详见文末《古代文学史顺口溜:黄庭坚》)
陆游:龟堂病叟
陆羽:倚松老人
元好问:遗山山人
张养浩:齐东野人
苏辙:颖滨遗老
关汉卿:已斋叟
王冕:煮石山农
杜荀鹤:九华山人
吴承恩:射阳山人
罗贯中:湖海散人
冯梦龙:顾曲散人
王士祯:渔洋山人
张志和:烟波钓徒
“圣”王羲之:书圣
张旭:草圣
关羽:武圣
苏轼:词圣
张仲景:医圣
司马迁:史圣
黄龙士:棋圣
杜甫:诗圣
孔子:至圣
孟子:亚圣
吴道子:画圣
关汉卿:曲圣
欧阳修:文圣
陆羽:茶圣
杜康:酒圣
孙武:兵圣
李时珍:药圣
李龟年:乐圣
其他庄子:南华真人
司马迁:太史公
韩愈:韩昌黎
(有《昌黎先生集》)
贺知章:四明狂客
王维:王右丞
(有《王右丞集》)
秦少游:山抹微云君
(详见文末《熟悉了这首词也就熟悉了秦观》)
柳宗元:柳柳州
陶渊明:靖节征士(谥号)
陆游:陆放翁
欧阳修:醉翁
范仲淹:范文正(谥号)
谢道韫:柳絮才
杨万里:杨诚斋
元稹:元九
王昌龄:七绝圣手、诗家天子
(详见文末《诗仙诗圣诗鬼诗奴分别是谁》)
李煜:南唐后主
(和“中主”李璟并称南唐二主)
李渔:笠翁
刘长(zhǎng)卿:五言长城
贾谊:贾长沙
(《鵩鸟赋》“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
李商隐:玉溪生
柳永:柳屯田
张九龄:张曲江
朱熹:朱文公
汤显祖:汤临川
马致远:东篱
(《双调夜行船》“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嵇康:嵇中散
刘鹗:鸿都百炼生
(笔名,原为“洪都百炼生”)
如有不全,欢迎文末留言补充!
相关阅读
古代诗歌流派大全
中国文学史上这些第一,你知道几个?
古代文学史顺口溜:黄庭坚
周邦彦与姜夔写荷,谁更胜一筹?
熟悉了这首词也就熟悉了秦观
诗仙诗圣诗鬼诗奴分别是谁
这些词牌名、
二:4.陶渊明的谥号是什么?怎么来的?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死后其好友暗赠谥号靖节先生。“潜”有韬光养晦的意思,而“明”和“亮”的意思相反,古人的名与字往往存在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关系。陶渊明著有《五柳先生传》一文,其中说“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三:陶渊明的谥号的由来
陶渊明的谥号靖节,世称靖节先生。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扩展资料陶渊明爱酒,这是人尽皆知的。“酒”这一意象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他在其自传体诗文《五柳先生传》中写道:“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嗜酒是本性所致,且每饮必醉,每醉便睡,也不留客,真性情溢于文辞。(意思是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衔觞赋诗”是五柳先生的一大人生志向。他在醉后容易触发颇多的感想,并以诗的形式题写下来,这些诗文合成《饮酒二十首》,以自娱乐。《饮酒二十首》看似诗人酒后醉话,实则展现了陶渊明独清独醒的信念和高逸靖节的情致。酒,不仅是陶渊明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宋书·隐逸传》中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分到一块很大的公田,而陶渊明用六分之五的田地种酿造酒的高粱,看来在他的眼里,喝酒比吃饭重要多了。陶渊明有一首《责子》诗,说“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艺;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诗中透露出陶先生的五子略为不正常,究其原因,可能是酒精过量导致。而陶先生却解释说,天命如此,莫多想,暂且饮酒一杯吧。(意思是身边虽有五男儿,总不喜欢纸与笔。阿舒已经十六岁,懒惰无人能相比。阿宣快到十五岁,也是无心去学习。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识六与七。通儿年龄近九岁,只知寻找梨与栗。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饮酒莫论理。)作为没落官僚家族的后人,陶渊明少时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但因年幼成孤,养成了寡言少语、不贪富贵、不慕虚荣的高洁性格。这种性格影响了他的一生,在他的仕途生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让他在短暂的十三年官宦生涯中几进几退。最终还因不满官场的黑暗,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不屑于与他人同流合污,而毅然决然地辞官归隐。辞官后的陶渊明,享受重获自由的怡然自得,每日或荷锄西归,或饮酒作诗,醉了便在门前的石头上小憩。久而久之,石头上竟出现了人形的睡印,因此这石头也得名“醉石”。归田后的二十年,是陶渊明创作的高峰期,他在此期间作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和《饮酒二十首》等名篇佳作,流传至今,为后人描绘了许多美好的田园生活场景。性格使然,令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出自唐代房玄龄《晋书·陶潜传》,是说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因而回归田园,以酒为伴。这既让他获得了“靖节先生”的美誉,更突显了其高风亮节的品德。参考资料
谥号“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世称靖节先生。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躬耕田园,饮酒赋诗,终老一生。扩展资料:陶渊明原本也有一官半职,俸禄尚可,衣食无忧,但是“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个性,使得他不能忍受官场的做作,内心饱受挣扎。陶渊明第一次出仕(做官),是在他29岁时。可是他不能忍受官职之累,干了很短的时间,就辞掉世人羡慕的美差,回家种地晒太阳。辞职后不久,州里又召他去做主簿(主管文书簿籍的官吏),陶渊明谢绝了做官,大概在家赋闲了六七年。晋安帝隆庆四年(400年)到恒玄手下做事。第二年冬天因母亲丧,又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陶渊明再度出仕,做了刘裕的参军。后来又做了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405年,陶渊明出任彭泽(今江西彭泽)令,这是他仕途生涯中最后一任官职。这次是因为没有束带见督邮,督邮是汉代设置的一个督察的官职,位轻权重,凡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无所不管。魏、晋起地位不如前代,以后设置渐少。陶渊明不善于溜须拍马,他不束带见督邮,可见对官场这一套非常抵触,于是干脆挂印去职。从表面上看,陶渊明辞官是不愿意曲身迎接、阿谀奉承上司,但是大背景则是东晋时期政权更替频繁,社会黑暗,人民颠沛流离。就其个性来讲,则是陶渊明深受圣贤书的熏陶,当天下无道或政治抱负难以伸展时,士大夫往往采取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回归田园世界,纵情山水之间,一似闲云野鹤,无拘无束。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本文地址:[https://chuanchengzhongyi.com/kepu/6a3021b0167b52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