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三青团什么组织,为何差点取代国民党?
在很多民国剧中,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组织,如复兴社、力行社、三青团、军统、中统等等。这些组织,实际上合起来代表了民国社会的全貌。
毕竟,国民党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政党,更像是一个官僚集团和买办集团的联合体。
今天,我们来聊聊民国差点取代国民党的三青团。
三青团,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开始成立的一个抗日团体。1938年,蒋委员长主持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成立“三青团”,就是三民主义青年团,鼓励大量公职人员、军警、政工参与,从而逐渐取代国民党,成为中国革命的新领导阶层。
三青团,实际上可以认为是复兴社和cc系的整合。复兴社是蒋介石为了阻止个人势力的最初尝试,后来复兴社的核心又成立了力行社,这些组织的目的只有一条,效忠领袖,建立起个人集权统治。而cc系则是在蒋介石组织下成立的国民党党务组织,后来竟然尾大不掉只好逐渐分化瓦解。
三青团打着爱国抗日的旗号,确实迷惑了一大批不明真相的青年。
一些知识青年被三青团的口号所打动,加入了三青团,后来却发现,三青团实际上是一个和中统、军统没什么特殊区别的特务组织。甚至,原先就让人很讨厌的国民党特务,竟然成了三青团的导师。
另一些没知识没文化的农村青年,加入三青团之后,也并没有及建立起如蒋委员长期望的“革命信仰”,反而陷入了更大的迷茫之中。
蒋委员长建立三青团,实际上是想要建立一个真正属于“蒋派”的势力。毕竟,国民党中鱼龙混杂,尤其是桂系军阀在国民党内部影响力相当巨大。可是,三青团的主要干部还是国民党的人,注定让这一希望落空。三青团的领导人,是陈诚、陈立夫、康泽等31人组成的中央干事会。你会发现,国民党中蒋派势力,分别以黄埔系、cc系、军统系为基本主干,借着三青团的名头,不停发展自己的势力。最终结果,三青团只能成了青年版的国民党。
对内来说,蒋委员长要求整合国民党内部势力的目的没有达成,对外与共产党争夺青年人才,他成功了吗?
抱歉,依然没有。
1938年主要有两个社会背景,一个背景是大量知识青年参加抗战,不少人辗转冲破封锁到达抗日圣地延安,成为了“三八式干部”;第二个背景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这个阶段谁能从日占区抢到资源和人才,谁就是未来。
所以,蒋委员长抢夺青年,其实就是抢夺未来。
只可惜,还是败给了八路军新四军的“阳谋”。
蒋委员长的策略是,抢夺尽可能多的青年人才,以“十万青年十万兵,一寸江山一寸血”为号召,让年轻人团结在他的周围,进而得到美国军事援助,从而争夺未来。
而我们的策略却是,尽可能争取青年人才,让他们树立家国意识,不断在日军后方蚕食土地和村庄,断了日军的后路。将来这些有理想有文化而且身经百战的青年人才,会把中国带向更美好的未来。
很明显,同样是青年团队,三青团彻底输给了“红埔军校”和三八式干部。
值得一说的是,蒋委员长争取的大量青年,一些加入了国民党成了太子党成员,另一些则是参军入伍,成了国军精锐“青年军”。在解放战争中,这些新一代的反动派,会有怎样的命运呢?那就可想而知了。
当年囯民党的"团委"梯队成员
本文地址:[https://chuanchengzhongyi.com/kepu/607b2ea66c52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