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峡夷陵网
三峡水电站位于湖北省宜昌市。
三峡水电站,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称三峡工程。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工程
地址: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三峡坝区三峡大坝旅游景区内
2. 三峡夷陵网新闻频道夷陵红
24宜昌市夷陵中学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学校
25葛洲坝第六中学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学校
26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 省级示范学校
27宜昌市一中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学校
3. 三峡夷陵网新闻频道
宜昌下属县市排名: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宜昌,湖北省地级市。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宜昌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宜昌是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宜昌现辖5区3市5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
4. 三峡夷陵网张老师的采访
读书,对于知名作家、国家二级编剧“羊角岩”来说,不仅是汲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更是“与先贤对话的重要渠道”。
从中学时代开始,“羊角岩”就喜欢上了阅读。因为热爱诗歌,几乎读遍了古今中外重要的诗歌作品,并写下整整14本诗歌笔记,近百万字。到四十岁时,他已经创作了600余首诗歌作品。2000年,刘小平的诗集《鄂西倒影》荣获湖北文学奖,他也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湖北诗人。
“羊角岩”是知名作家、宜昌市艺术研究所国家二级编剧刘小平的笔名,也是宜昌果园文学读书社的名誉社长。四年前,羊角岩发起发起成立果园文学读书社,邀请附近社区居民参加,为大家搭建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
社区网格员陈金华,在羊角岩的鼓励下尝试散文创作。其散文集《格格吉祥》中的部分作品,被中央综治委《长安》连载四期,并为她开设了“格格网事”文学专栏。
社区居民王新民以葛州坝建设者为题材创作的短篇小说《产业工人》,在读书社社刊《果园文学》上首发,并在羊角岩的建议下扩展为长篇小说,已被湖北省作协纳入第二期长篇小说重点项目给予扶持,目前即将付梓。
羊角岩为宜昌已故青年女诗人郭娟发起慈善募捐,并成立“写作与阅读基金”。
羊角岩还为宜昌已故青年女诗人郭娟发起诗歌朗诵会和慈善募捐,帮助出版其遗著诗集《非常爱》并成立“郭娟写作与阅读基金”,用于扶持当地大众文学作家们的创作。目前已资助了绿萝路小学青年教师彭兰苏出版散文集《行走在童心的世界里》。
当阳农民张锡山创作了近七万字的小说《悬崖》,羊角岩对其原稿的结构、语言、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修改意见。最终,张锡山将原稿扩充到了十几万字,并于去年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在羊角岩的鼓励指导下,80岁邻居朱富智成功发表了多篇散文,并加入了市作协,实现了老人一生的文学梦;社员彭兰苏创作的散文集《行走在童心的世界里》顺利出版;84岁退休老干部王智有完成长篇小说《狱城谣》的创作,正准备近期出版……
果园文学读书社每月都会组织文学讲座、改稿会、阅读分享会、新书品鉴会等与读书相关的主题活动。目前,全社拥有会员168人,向宜昌市作协推荐发展会员18人,更有5人成为省作协会员。此外,社刊《果园文学》发行至16期,发表文学作品120余万字。
在省作协的支持下,果园文学读书社的品牌公益活动“大众文学公益讲坛”,邀请省内多位优秀作家现场讲座交流,目前已举办七期。2015年底,果园文学读书社成功举办纪念鄢国培“长江三部曲”出版三十周年座谈会,鄢老亲属、好友与近百位作家、文学爱好者共聚一堂,深切怀念这位文坛前辈的生前故事、人格魅力和创作历程。
多年的努力下,果园路社区被评为全省十佳书香社区,果园文学读书社在首届长江读书节上获评为“十佳基层阅读推广组织”,羊角岩和陈金华还被评为“宜昌市阅读推广人”。
之所以致力于阅读推广,与他本人热爱读书不无关系,在文学创作之路上奋勇前行了几十年的“羊角岩”,阅读已经成为其生活中的一部分。
九年前,羊角岩开始转型创作长篇小说,为此,他阅读了马尔克斯、勒克莱齐奥、贾平凹、莫言、路遥等当代作家的大量经典长篇小说。目前,刘小平已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红玉菲》为湖北省文联扶持项目,《花彤彤的姐》为省作协首届长篇小说重点扶持项目。前年,刘小平创办“以文助人”志愿服务工作室完成了转型,成立了宜昌市羊角岩公益服务协会,并自己亲自担任社长,旨在“以文化的精神和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
2月9日,羊角岩作为湖北省“寻找最美读书人”参选人接受了湖北日报(荆楚网)记者采访时曾建议:“阅读要做笔记,对书上的关键点做相应的延伸阅读,只有做到真正的精读,才能够透彻理解一本书。”
5. 三峡夷陵网访客留言
如果历史只是一出戏,可以随意编排的话。我相信快意恩仇的吃瓜群众绝对不会让赵构同志捱到退休。早早就手起刀落,送他下去给岳爷爷陪葬了。然而很遗憾,历史没有剧本,尽管身后骂名滚滚 ,宋高宗本人却是没病没灾,五十六岁禅位给孝宗赵昚后,退而不休、以八十一岁之高龄善终。
既然高宗没能不得好死,广大群众自然盼着他能suffering,最起码不要歌舞升平。你别说,还真有那么一次,吓得赵构同志差点要重操逃跑皇帝的旧业。却说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两淮前线宋军一触即溃,致使金军狂飙突进,如入无人之境。十月,完颜亮自涡口渡淮河,淮东、淮西之宋军未有敢缨其锋者,纷纷后撤。一时“中外震恐”,宋高宗都打算卷铺盖了。俗话说国难思良将,此时离岳飞蒙难已逾二十载,建炎年间的名将早已凋零殆尽。加之绍兴和议之后武备松弛、文恬武嬉,高宗环视四周,却发现几无可用之人。无奈之下只好启用“素不习军旅”的同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出督江、淮军事,并以虞允文为辅,负责协助叶义问、参赞军务。这一安排看似无心插柳,却在无意间将赵宋王朝最后一位抗金名将推向前台,挽救了南宋和赵构本人的命运。
虞允文(公元1110年12月14日-公元1174年7月18日),字彬父。隆州仁寿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完颜亮率领大军逼近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淮西宋军主帅王权被就地免职,由大将李显忠接任,虞允文则被派往采石劳军犒师。虞允文抵到采石后,发现宋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而其时主将李显忠未至,情势危急,于是挺身而出、亲自担纲前线指挥。他向士兵分析形势、晓以大义,激励宋军全力迎敌,甚至还对一位将军用上了激将法:“允文入阵中,抚时俊之背曰:‘汝胆略闻四方,立阵后,则儿女子尔’。”(《宋史·虞允文传》)。在宋军的抵抗意志被鼓动起来之后,虞允文随即将散处于沿江各处的军队迅速统合起来,形成一支一万八千人的战斗部队。随后凭借长江天险,与十五万金军展开决战,结果以弱胜强、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详情请见采石之战)。采石之战在中国历史上可以与官渡之战、夷陵之战相提并论。虞允文以一介书生决胜于两军阵前,立下了盖世功勋,实在是英雄了得。难怪后世那位睥睨天下的一代天骄也盛赞其曰:“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采石之战后完颜亮被部下所杀,金军北撤,南宋朝廷的生存危机暂缓。赵构总算把心放回肚子里了。或许是年事已高,不愿在第一线承受压力,宋高宗于第二年六月以“倦勤”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实际上宋高宗禅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将在近期另文分析,敬请关注)。他自称太上皇帝。这一年,赵构56岁,离他病逝还有25年。退休后的赵构时常干预朝政,完全没有“倦勤”的样子。而且因为有孝宗在前台做挡箭牌,赵构不必忍受朝臣的唾沫星子、乐得耳根清净。闲暇时到灵隐寺喝喝茶,或者在书斋写写字,甚是惬意。赵构书法高妙、影响甚广,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
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日(公元1187年11月9日),太上皇帝赵构病逝于德寿宫,时年八十又一岁,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三月葬于都城绍兴府会稽县之永思陵。赵构其人的历史形象是复杂的、难以盖棺定论。一方面他扶大厦于将倾,独撑危局、肇极南宋,将华夏之亡向后推了一百多年。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没啥好说的,其实不然。要知道高宗南渡之时,身边仅有亲兵一千余人。赵构能够在短时间内调集军队守住半壁江山,实非易事。与之相比,尽管有明一代持续经营南都(南京),南京六部七卿虽为虚职但官僚机构完备,且南方四镇的军事实力着实不弱。条件要远远好于赵构。然甲申之变后,南明竟不能拒险守成。可见主事者的能力和手段对于划江割据的重要性,远非只需皇室之冑即可。另一方面,宋高宗对外不思进取、一味求和,有畏敌如虎之嫌。对内也有近奸佞而远贤臣的污点。实在很难算得上是有道明君。最后,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下令处死岳飞父子都让他难逃千古骂名。岳王墓前下跪的虽然只有秦桧等人,但到此一游的历代访客又岂能不将他们的主子一同唾弃呢?
本文地址:[https://chuanchengzhongyi.com/kepu/5f5936b230a1ac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