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中的廉颇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赵国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活着回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后人,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廉颇的死与赵国有关。因为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大败赵国,导致赵国元气大伤,国力衰弱。而且在这场战争中,赵国损失惨重,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都被秦国消灭了。这样一来,赵国的实力自然大不如前。所以,赵悼襄王就想趁此机会灭掉秦国,恢复赵国昔日的荣光。
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代名将廉颇为何晚年凄凉?
优质答案1:
廉颇晚景凄凉可能与他的老矣有关,他是古代罕见的长寿名将,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亲战诸国,为保卫赵国和开疆立下汗马功劳,说起战国,难以避开廉颇,他是战国四名将之一,功勋卓著,威望国内无双,在特定时期,这倒成了累赘,廉颇被疏远,是在赵悼襄王上位时,君弱臣强,最易为君主忌惮,碰不到够贤明的君主难有好下场。就在新君上位不久,廉颇便被解甲,一怒之下,不听号令把兵权交给乐乘,攻打乐乘后逃到魏国。
廉颇的后半生与赵王宠臣郭开息息相关,虽然为赵悼襄王忌惮,但如果没有郭开,事态不致恶化到不可收拾,而二人的结仇,起于一件小事,郭开专以奉承君主为己任,不计大局利益,只图一人私利,在秦始皇迈开统一六国的步伐,让尉缭子的弟子王敖拿一万金行贿郭开,离间李牧时,郭开笑纳了,照办。连这位间谍也看不下去,以廉颇的事问他难道不怕赵国亡国吗?郭开回答说,赵国的存亡是整个国家的事,可廉颇是我个人的仇敌。言下之意,公家的事大家有份,我只管自己的。这样的人能走上朝堂并受到信任,也可见赵国离灭亡不远了。
廉颇在郭开逢迎君主时曾痛斥他小人行径,然后便被这位小人恨上了。一点小事不依不饶,也可见郭开心理很有问题。在赵悼襄王上位,正没有自信掌握大局时,他的伴读郭开送来了杀招,说廉颇功高震主,天下只知有他不知有赵王,不能再让他立功了,不然后患无穷。赵王心领神会,便不顾客观事实,派出乐乘代替正在外攻打魏国的廉颇,廉颇认为乐乘不堪大任,又见赵王自毁坚城,心下愤怒,率军攻击乐乘后,自己也逃往魏国避难。但在此之前他正率军为赵国攻取魏国的繁阳,魏王虽接纳了他,却不信任,更不重用他。只拜为客卿,以礼相待敬而远之。
廉颇在魏国过得不如意,赵国的处境更糟糕,得知廉颇不在,各国都想来摸一下赵国,还好有庞煖、乐乘、乐间勉强撑持,等到三人先后去世,秦国认为良机已到,以代燕国复仇为名,派出王翦等人兵分三路进攻赵国,一路长驱直入,连续攻占了邺城、阏与、轑阳、安阳等十余处重要城镇。这时候已经是悼襄王的儿子赵王迁赵幽缪王在位,听了一些朝臣的劝告,想起廉颇还流亡在外,国危思良将,便想派人请他回来重用他抵抗秦军。
这时,郭开无计为赵国解围,却还有进谗的能力。见老仇人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决定一泡尿把它浇灭,于是便行贿赵王派出的使者,要他想办法不让赵王起用廉颇,使者答应了。使者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廉颇以为机会来了,很活跃,热情招待使者,还在他面前吃了一斗米饭和十斤肉,并持枪跃马,以示老夫不老,大有用途。使者便依实回报,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这是大实话,正是廉颇想要表达的意思。但使者可是受了郭开重贿的人,必须办事办成事。便又加了一句,可是老将军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上了三次厕所。
赵王一听,明白了,老将军虽然饭量好,能吃,可是机能大不如前,消化不了,确实老了。便放弃启用廉颇的念头。廉颇在不知不觉中又中了一招,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不得志,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还未立功,在操练时总觉得楚国将士不如赵国的精悍,一些战略战术无法实施,大感遗憾说,我想使用赵国的士兵啊!就这样,心念故国却回不去,老将廉颇最后客死异乡,留下无限惆怅。
优质答案2:
廉颇晚景凄凉是多方面原因造成了。主要有三“
一、领导不用。一朝天子一朝臣,赵孝成王即位后,认为廉颇年纪大了,已经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就让赵国的另一员大将乐乘替代廉颇的位置。领导不再信任他,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二、自己作死。廉颇自己格局也有点小,此前的赵惠文王待他不薄,虽然赵孝成王不怎么重用他,但其实待遇还是不错的,只不过是官没这么大了。但廉颇呢?居然带兵攻击乐乘,这不是谋反吗?没办法,他只好逃离了赵国,来到魏国。但魏国觉得赵国待你这么好,有一点点不如意,你就造反,也太小气了,自然不会重用他。
三、小人暗算。廉颇在魏国郁郁不得志,后来又去了楚国。过了一段时间,赵国被秦国围困,赵王又想请廉颇回赵国去,继续重用廉颇。但赵国派去的使者被廉颇的仇人郭开收买,使者回来后,说廉颇一顿饭的时间就拉了三次屎。赵王一听,认为廉颇真的老了,也就没有召回他了。
本文地址:[https://chuanchengzhongyi.com/kepu/4f0d3597eeb72e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