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举著名的南北榜事件


由于我国各省份的教育水平发展不一,所以我国目前的高考制度是,各省份分别高考、招生,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高考的公平性,以免发达省份挤占欠发达省份的高考招生名额。

其实这并非新鲜事物,在中国古代就实施过分区域高考的制度,如明代有“南北卷”,南方和北方士子们虽然同时参加会试,却分开阅卷、分开录取。南北卷制度起源于明朝初年一桩血腥的冤案——南北榜案,当时有个倒霉的读书人考中了状元,本以为可以光宗耀祖,平步青云,却因为牵涉进了南北榜案而掉了脑袋。

这一年是洪武三十年,公元1937年,大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会试,被称为丁丑会试。朱元璋任命85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官,主持这次会试。洪武十八年,73岁的刘三吾被推荐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对刘三吾很满意,让他做了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人慷慨正直,胸无城府,自号“坦坦翁”。焦竑的《玉堂丛语》中说,当时的人给予刘三吾很高的评价,说他:

文章不如宋濂,而浑厚过之,先见不如刘基,而直亮过之,勇退不如詹同,而事功过之。

按理来说,有刘三吾这样忠厚之人主持会试,本不会出什么岔子,偏偏这次会试闹出了震惊全国的“南北榜案”。

原来,放榜之日大家发现,这次会试的进士全部是南方人,连一个北方人都没有!因此被称为“南榜”。偏偏主考官刘三吾是湖南茶陵人,也是南方人。这种情形在历代科举中从未发生过,于是北方的士子们不愿意了,他们认为其中一定有猫腻,一定是刘三吾偏袒南方人,故意只录取南方人。所以他们联名上书,指责刘三吾等考官舞弊。

明太祖朱元璋本就对于官员徇私舞弊、贪污腐败十分痛恨,他看到北方士子们的上疏之后,大为愤怒,立刻组织人重新阅卷。吕毖的《明朝小史》记载:

(朱元璋)命儒臣再考落卷中文理长者第之。于是侍读张信、侍讲戴彝、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司经校书严叔载、正字董贯、长史王章、纪善周衡、萧楫及、昌隆、仕谔各阅十卷。

同时朱元璋还命令此次科举的状元陈安阝协助调查、阅卷。这些人不敢怠慢,重新阅卷后得出结论:本次科举的录取结果是公正的。而且他们不敢擅自做主,而是选取了一部分试卷进呈朱元璋,上呈的试卷确实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

就在大家都以为尘埃落定的时候,北方士子们却又掀起了波澜。他们说,这是由于刘三吾授意张信等人,故意挑选了一批低劣的试卷进呈给皇帝。《明史·刘三吾传》记载:

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

朱元璋更加恼怒了,居士我猜想,他组织人员重新阅卷,可能想让他们多少录取几个北方人,以平息北方士子的怨言,没想到这些人完全没有领会他的意思。不管朱元璋是不是这么想的,总之他狠狠处罚了有关人员,判处考官白信蹈、调查人员张信和状元陈安阝等人死刑,刘三吾因为年老,免于一死,被发配边疆。《明通鉴》记载:

上益怒,信与信蹈及陈安阝等皆论死,三吾以老,与宋琮同戍边。

朱元璋重新组织了会试,这次录取的六十一个人全是北方人,榜上连一个南方人都没有,被称为“北榜”。这就是明朝初期震惊天下的“南北榜案”。

现在看来,这个“南北榜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冤案。刘三吾是个很正直的人,并不会在科举阅卷中徇私舞弊,而且也并没有必要这么做。所以明惠帝朱允炆继位后,便将刘三吾征召还京,官复原职。

那么为什么第一次录取的全是南方人,没有北方人呢?这是因为北方经过长期战乱,文化传承不足,各地文化断层现象严重。南宋以来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远比北方富庶,而且南方远离战争的破坏,文化发展繁荣。南方人在科举方面优于北方人,并非难以理解之事。实际上整个明清两朝,南方人都比北方人擅长科举。

据日本学者檀上宽统计,从明惠帝建文元年至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之间的九次科举,一共录取进士 1398名 ,其中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这些南方省籍进士达1621名占总数的83.6%;而北直隶、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北方省籍进士总共有225名 ,仅占11.6%。可见洪武三十年的丁丑会试,第一次录取的全部是南方人,完全是一种巧合而已,并非徇私舞弊。

不过,作为皇帝的朱元璋,考虑的可不仅仅是科举的公平性。他认为北方人被元朝统治的时间更长,心念元朝。所以朱元璋希望在科举中兼顾南北,以此笼络北方人,维护大明王朝的统治。《凤洲杂编》记载:

方人士服属于元较久,虑遗民犹有故元之思,颇欲以假科举名以笼络之。

可惜刘三吾等人没有领悟朱元璋的意思,才招来了这场大祸。

南北榜案的第二年,朱元璋便驾崩了。其后的朱允炆、朱棣因为“靖难之变”、“五征漠北”,也没有精力去考虑科举中兼顾南北的问题。直到明仁宗继位时,才开始重新考虑科举考试中区域公平的问题。

洪熙元年,大学士杨士奇提出按地区录取进士的办法,得到了明仁宗的认可,明仁宗认为,往年科举北方人录取太少,导致北方士子不肯努力读书,如果能分南北取士,则可起到激励北方人的作用。《明史记本末》记载:

杨士奇曰:“科举当兼取南、北士”。仁宗曰:“北人学问远不逮南人。”士奇曰:“长才大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 ”仁宗曰:“然则将何如?”士奇曰:“试例缄其姓名,请其外出‘南’‘北’二字。如当取百人,则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材,皆入彀矣。”仁宗曰:“然。往年北士无入格者,故怠惰成风。今如是,则北方学者亦感奋兴起矣。”

从此,明朝开始实行南北方分开取士的南北卷制度。

公元1397 年(洪武三十年),天下的举子云集都城南京进行会试。这次会试由鼎鼎有名的83岁翰林学士刘三吾和白信蹈等担任主考官。


发榜时,榜上竟无一个北方人,都是长江以南举子,头名状元是江西泰和人宋琮。北方的落榜举子不服气抗议说,我们北方人文采再低也不可能连一个进士也不中。主考官刘三吾是湖南茶陵人,落得个南方考官有做弊之嫌。


这桩科举纠纷案,从丞相李善长、胡惟庸那里传到朱元璋耳朵里。朱元璋钦命侍讲白信蹈等复查所有举子的试卷。经过复阅试卷,北方人还是没有一个能够中举的。


他便如实向朱元璋上奏。这时又有人向朱元璋说侍讲白信蹈在阅卷中得了刘三吾等人的好处,朱元璋信以为真,大怒下诏把主考官白信蹈等人的头砍下示众,刘三吾因为年迈免去死罪,但活罪难逃,杠枷飘着白须发配边疆。状元宋琮因福生祸,也被稀里糊涂地充了军。



随后,朱元璋又钦命试题,重新会试,结果一榜及第的61人全是北方人而没有一个南方人,使众多局外人不解其意。

本文地址:[https://chuanchengzhongyi.com/kepu/1463072c3721379c.html]
评奖造句
上一篇 2024-05-06
庙前庙后庙左庙右风水方位图(店铺风水财位图解)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 明朝科举著名的南北榜事件

    明朝科举著名的南北榜事件由于我国各省份的教育水平发展不一,所以我国目前的高考制度是,各省份分别高考、招生,以大程度地保证...

    2024-05-06 12: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