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为松花江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源出小兴安岭,上游克音河、努敏河等支流汇合后称呼兰河。
西南流向,与来自北面的通肯河交汇后,改向南流,进入平原区,河道变宽,曲流发育,至呼兰区入松花江。
全长523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干、支流两侧一些低洼地段遍布沼泽,面积较广。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无霜期较长,积温较高,土层深厚,黑土广泛分布,是黑龙江省内开发较早、最富饶的农业地带,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50年代以来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后,已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和亚麻、甜菜生产基地。上游山区是重要林区。
呼兰河
霍伦河
松花江支流拉林河支流细鳞河支流
黑龙江省舒兰市
吉林省舒兰市
舒兰市新安乡境内张广才岭山脉东大杠东北侧
柳树河
128
1502
河流简介
呼兰河是松花江中游左岸的一条大支流,发源于小兴安岭西南侧,流经松嫩平原东部13个市县,在哈尔滨以下4公里处由左岸注入松花江,全长523公里,总流域面积35683平方公里。
最大支流为通肯河,此外还有克音河、努敏河、欧根河、依吉密河、安邦河和泥河等,较大支流集中于右侧。呼兰河下游行进在广阔的平原之上,河道曲折。水量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年径流总量47亿立米。
由于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上游山地森林区降水大,水量丰富。下游平原区降水少,蒸发强烈,西部最小径流量仅25毫米,甚至形成闭流区。流域内降水时间分配不均,6-9月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65%,径流量约占全年经流量的70%以上。暴雨过后常有洪水发生。多年平均最大径流量和最小径流量相差悬殊达7倍以上,丰枯水变化很大,旱涝现象严重。
河流含沙量大,地表侵蚀严重。流域内天然落差355米,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为11.52万千瓦,有待充分开发利用。
水产
呼兰河,滋润着松嫩平原东部广袤的土地,养育着一方人民。
呼兰河水美鱼肥,鱼的品种几乎涵盖了我国北方淡水鱼的所有种类,就连武昌鱼(南方土名叫团头舫)呼兰河里都有,只不过把它叫鳊花。呼兰河的特产七星鱼,因两鳃都有七个孔而得名,形状像泥鳅鱼,比泥鳅鱼细,灰黄色,无鳞,周身都是油脂,体内无骨,吃起来既有鱼肉的鲜感,又有猪肉的香味。[2]
钓史
呼兰河上的垂钓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没有鱼钩之前,人们在呼兰河上钓鱼的方法是钝钩钓法。就是将细麻绳线涂上猪血做主钓线,每隔2米左右绑上两根细线,约尺馀长,一根绑上野鸭蛋大小的面食或豆饼块,另一根比前一根长寸馀,系一根像火柴杆一样的金属棍(系在金属棍中间),叫钝钩。一根主钓线拴上十几个钝钩后,将其顺着水流方向下到河中水急处(俗称暴流),当鱼来吃食物时,旁边的金属棍在水流的冲击下抽打鱼的眼睛或脸,使其吸食鱼饵很不舒服。按照鱼的习性,会把金属棍吞进嘴里用鳃排出去,这样金属棍在鱼鳃外边将鱼别住,使其不能逃脱。用这种方法捕获的都是大鱼。
随着人们钓鱼实践的深入,在呼兰河上人们开始运用卡(读qiǎ)钓法。其主辅钓线拴法和钝钩钓法没什么区别,只是用一根辅线,线端拴上卡子,卡子是用竹子皮做的,样子像牙签,但比较薄,用豆油炸一下,弹性非常好,将钓线拴在卡子中间,用豆饼块或面食做饵料,放在卡子中间,把卡子两头弯回夹住饵料,用截成约7毫米左右长的苇子段套住两个卡子头。一根主钓线上的卡子数量不等,在呼兰河上顺着主流放到水中,鱼吞食鱼饵时,苇段裂开或脱落,原来环状的卡子便在鱼嘴中弹直,将鱼卡住。
随着鱼钩的规模化生产和鱼线的市场化,人们的钓鱼方法也随之改进。一种钓获量大的钓法在呼兰河流域被广泛使用,钓者称其为“远绳”,也叫“趟子钩”。“远绳”的主线一般都在百八十米长,用约半尺左右长的辅线一头拴上钩,一头系在主线上,钩距在4尺左右。饵料种类较多,有蚯蚓、蛤蜊肉、泥鳅、小青蛙、豆饼、青玉米粒等等。用什么饵料要视钓啥鱼而定。下饵料时如果不是活体食,边上饵料边依次排在钩盘上,排好一行用细砂盖好,再排下行,防止钩线乱了。钩盘是边长2尺左右的方形或长方形的光滑木板,三个边上钉一条高约1寸的木条,防止砂子散落出去,一边开口是为了放钩方便。
当夕阳西下时,呼兰河上泛着金色的光,钓者便划着小木船,在河上开始撒钩。一般是两人操作,一人驾船,一人下钩,先把钓线的一头用木棍插在岸边,便开始顺着水流的方向下钩。如果是固体食饵下钩比较方便,随着船的行走,钩便在钩盘上依次滑落水中,因为有砂子钓线就会有条不紊地放下去;如果是活体食饵,就要边往钩上装鱼饵边往水中放钩(钓线也是事先在钩盘上摆好的,只不过是空钩罢了)。如果是一位熟练的钓者,下钩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次要下几趟钩,复盖二、三里长的河段。第二天当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钓者便开始驾船去起钩了,一人划船,一人收钩。如果遇到大鱼时,收钩者就用抄罗子(抄网),在鱼没出水之前先将鱼抄进网里,然后再提到船上;如果钓到特别大的鱼时,收钩人便要蹓鱼,所谓蹓鱼,就是让其在水中拉着船左突右蹿,待鱼的力量大部分耗尽时再用抄罗子抄起,防止钩折线断而跑鱼。这种钓法,钓获量较大。
“撅耷钩”,是一种钓具简单、操作简便的钓鱼方法。用一根2尺多长、筷子粗细的青柳条或竹梢子做钓竿,梢头系上一根1尺多长拴了鱼钩的钓线,这样,一把“撅耷钩”就做好了。下钩时将竿插到水边,竿梢略向河里倾斜,钓钩刚好沾到水即可,在钩上装好钓饵,操作便完成了。如果用小青蛙做饵,就将鱼钩钩到青蛙的背骨处,青蛙在水上游动,诱鱼的效果非常好。一次一般要下几十把钩,前一天把钩下好,钩与钩间距大约在10米左右,把一个河湾都布满。傍晚前下钩,第二天清晨起钩,从远处望去看到哪个钩竿的头一挑一点的,准是钓到鱼了。“撅耷钩”因此得名。
说起钓鱼,不能不说说手竿钓鱼。在呼兰河上手竿被俗称为“漂竿”。最早的时候,人们把针用火烧红后弯成钩形作鱼钩,钓竿是用青柳条做成的,一般也就是3、4米长,也有在柳条上边绑上一根竹梢做钓竿的,鱼漂是用高粱梢截成4寸左右长将钓线绑在一端做成的。这样的钓具与现代的相比,明显地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鱼钩没有倒钩,鱼上钩后钩得不牢容易跑鱼;二是鱼漂是平卧在水面上的,只有鱼拉漂时才有反应,影响收获。
污染状况
河面靠近岸边的地方漂着成片成缕的小白鱼,目测重量足有一二百公斤。和老张一道走近岸边的渔民老谭也看到,只有食指大小的小白鱼、老头鱼在靠近河边的地方冒着小脑袋,张着嘴呼吸空气……从呼兰河对岸划船过来的老谭,划船捕鱼忙活了一上午,竟一无所获。
据哈尔滨市呼兰区环保局副局长武宏光介绍,呼兰河的死鱼事件可能缘于呼兰河的支流——肇兰新河,这条人工河是上游大庆、肇东等地区的排水明渠,自上游大庆、肇东,流经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乐业两个乡镇,在庆丰桥下游进入呼兰二道河,经哈罗公路呼兰二道河桥下游1公里处排入呼兰河,最后汇入松花江。但今年肇兰新河改道,直接在庆丰桥下游进入呼兰河,上游地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排入肇兰新河时所含的污染物严重超标,从而污染了肇兰新河和呼兰河,呼兰河的水质已不适合鱼类生长。
根据呼兰区环境监测部门提供的10月17日的监测数据,肇兰新河排入呼兰河的水体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指标都超过国家地表水五类标准。而呼兰区环境监测部门2006年6月监测结果表明,呼兰河水体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COD全部超过国家地表水四类标准,其中COD超标10.5倍,溶解氧为0,最严重的是氨氮测值为每升350.2毫克,超过标准232.5倍,超过国家污染综合排放二级标准13倍。
相关
《呼兰河传》
创作于1940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
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其中的节选部分被选入中学课本(祖父和我)和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9课《我和祖父的园子》以及上教版六年级上册1课。
评剧《呼兰河》
评剧《呼兰河》的剧本曾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戏曲电视剧《生死场》则融合了萧红小说原作和评剧《呼兰河》、话剧《生死场》的精华。
电视剧《生死场》在保留经典唱段的基础上,全部采用实景拍摄,采用影视对白方式,融进音乐、歌舞以及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为的是吸引更多的观众。[3]
呼兰河沉船事故
黑龙江省呼兰河沉船事故已确认7人遇难,3人失踪,9人获救。当日6时许,哈尔滨市呼兰区孟家乡双发村村民在呼兰河上乘渡船到对岸收庄稼,船摆渡过程中发生沉船事故,船上19人全部落水。事故发生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度重视。呼兰区立即组织人力进行紧急救援,包括4名潜水队员在内的4支打捞队伍在现场搜救失踪者。[4]
呼兰河大桥坍塌事故
6月29日凌晨,位于哈伊公路123公里处的铁力市呼兰河大桥发生坍塌。[5]
您还可以搜索:呼兰河是哪个地方,呼兰河在哪里,呼兰河流域图,呼兰河是什么意思,呼兰河发源地在什么地方,黑龙江省呼兰河的起源,呼兰河是什么河的支流,呼兰河的历史,呼兰河是哪里的,呼兰河是哪里④
本文地址:[https://chuanchengzhongyi.com/detail/3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