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上海中医杂志1985 年第2期21页
摘要:“外有所感,内必有变;内有所受,亦必形诸于外”,这是陈苏生老师对我们的教诲。陈老治病正是常从“内外相因”的角度全面进行辨证施治的。
闭汗症,又称无汗。朱丹溪云:盛夏浴食,无汗,为表实。然而陈老对于久病无汗,并不仅仅停留在寒邪外郁,毛窍闭遏这点来认识,而是由表及里,把握住病程迁延,以致气血失畅、阴阳不调这一内在症结。因而,其治法与寻常闭汗仅用发汗者不同。
金××,男,22岁。1981年6月9日初诊:患者闭汗半年,西医诊断为无汗症,认为系神经调节失常所致。但久治无效,殊感痛苦。询其病因,起于剧烈运动之后,大汗淋漓,每喜冷水淋浴,久之汗出渐少,致成闭汗。时临炎暑,虽运动后仅鼻尖、手掌有汗少许,而体温却陡升至38℃左右,经2小时后又降至正常。脉弦细,苔薄。陈老诊断,认为此症初因水寒之邪阻遏毛窍,玄府气液失于宣通,继而气血运行失畅,致使表里阻隔,阴阳不调。内外相因,非徒恃发散所能效。治与宣畅气血,和调表里,开鬼门,通脏气,标本同治以冀其验。药用柴胡9g 牡蛎30g 生麻黄4.5g 桂枝4.5g 秦艽9g 防风9g 丹皮9g 赤芍9g 甘草4.5g 连翘9g 忍冬藤30g 夜交藤15g 合欢皮24g。服药27帖,额、胸渐有汗出,但尚肌肤灼热,烦闷不适,面容晦暗,舌苔白腻。盖因玄府开合失调,表里气液未和。仍宗前法出入,上方去秦艽、丹皮、赤芍、夜交藤、合欢皮,加浮萍、豆卷、磁石、菖蒲、柏子仁、淮小麦等。
四诊之时,患者上半身已有汗出,抚之微微渍手,纳佳神旺,再守前意加减,服药7帖。五诊之时,上身汗出淅淅,舒适异常,疏通玄府已获显效。这时,本可守原法以积渐邀功,但陈老却又细察深思,认为患者下肢依然无汗,而其脉象沉细,当虑其心力亏弱,其用不能及于边陲。因汗为心液,欲得汗透,必强其机枢、滋其化源,否则无粮之师岂能久持!于时当机立断,在开腠之时加以强心益阴。强心阳以温煦卫气;滋心阴以濡泽毛窍,洵为图本之治。处方用磁石30g 生麻黄4.5g 桂枝4.5g 细辛3g 防风9g 北沙参9g 麦冬9g 夜交藤15g 合欢皮24g 甘草4.5g 小麦30g 牛膝9g。服药7帖,沉细之脉和缓,下肢亦溱溱和汗。此为气液宣化,云蒸雨布之象,因守原方巩固疗效。多时闭汗,自此而瘳。耐人寻味的是,在上述处方中陈老屡用柴胡,这实是其得心应手之法。陈老认为柴胡主畅气血,推陈致新,善散郁滞,所谓“体融荡而解散”。同时,在用柴胡之时又每以牡蛎为伍。须知,本案闭汗而用牡蛎,其意实在不在收,而在于制,这与止汗方牡蛎散用法自殊。这是一升一降,一散一收,终使气血和调,表融达。陈老善用柴胡、牡蛎,治病每得奇中,本案的用法亦可见其一斑矣。
本文地址:[https://chuanchengzhongyi.com/detail/1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