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下痞证 心下痞硬



心下痞证 心下痞硬

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为痞。(发热恶寒,为发于阳,误下则为结胸;无热恶寒,为发于阴,误下则为痞气。)

伤寒下之后,若发热汗出者,为欲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但满而不痛,此为痞气,宜半夏泻心汤

甘草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一两半) 黄连(半两) 大枣(六枚) 半夏(一两一分)

咀,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一升半,温温饮一盏,日三夜二。(设下后津液入里,胃虚上逆,寒结在心下,故宜辛甘发散。半夏下气,苦能去湿,兼通心气;又甘草力大,故干姜黄连不能相恶也。)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一两) 黄连 黄芩(各半两)

咀,以虾眼沸汤一升渍之,须臾绞去滓,温温分四服,得利止后服。(寒湿迫心气不行,欲作热也。)

心下痞闷,而复恶寒汗出者,大黄黄连泻心汤内加附子主之。

附子(一枚,炮去皮尖,四破,以水三合,煎一合。去附子,以附子汁内汤中,和匀服之。)

与泻心汤而痞不解,其人渴而口干燥,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方在可水证中。)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宜生姜泻心汤

生姜(二两) 人参 甘草 黄芩(各一两半) 半夏(一两一分) 大枣(六枚) 黄连 干姜(各半两)

咀,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温作四服。(胃中不和,为少阳木气所制,故用二姜之辛味。)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二两) 黄芩 干姜 人参(各半两) 半夏(一两一分) 大枣(六枚) 黄连(半两)

咀,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温作四服。(胃虚故加甘味。)

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前加附子,是汗出多而恶寒,表将解而里结未除故也;此证是发汗后无汗恶寒,故先须解表也。)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汗出,呕吐下利,是胃中津液燥,里有结实,非胃虚也,故以大柴胡汤下之。)

病患胁下素有痞,连脐旁,痛引小腹入阴筋者,此为脏结,死。

本文地址:[https://chuanchengzhongyi.com/detail/13006.html]
海龟 海龟的拼音
上一篇 2023-05-30
买三七如何选择?三七买几个头的好?三七知识三七粉百科 三七要买几个头最好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 心下痞证 心下痞硬

    心下痞硬,中医书籍《伤寒总病论》“心下痞证”: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为痞。(发热恶寒,为发于阳,误下则为结胸;无热恶寒,为发...

    2023-05-30 14:12:07